美文网首页
远去的乡愁(一O八)滴水情

远去的乡愁(一O八)滴水情

作者: 牛牛红红 | 来源:发表于2025-02-18 06:54 被阅读0次

          滴      水      情

            顾          冰

        如果,你问我童年最令我垂诞三尺的是什么,你绝对想象不出。因为这自出生第一次尝到的我一直以为是天底下第一美食的滋味,让我感到世界的美好,始终记存在我的回想里,以及由此教给我的做人的道理,像一束璀璨的光,伴随了我一生,照亮了我的人生旅途,使我受益终身。

        我永远也不能忘记小学时那次放学的路上。那天,我放学回家,太阳还在树梢高高挂着,它把阳光慷慨地洒向大地,暖暖的,连微风拂面,也那么煦润。我顺着河边走,河滩边一簇簇、一丛丛菖蒲、芦苇,从水中探出头来,亲吻着轻柔的春风。堤岸上,密匝匝柔软的柳条上缀着鹅黄的嫩芽,在风中欢快地起舞,不时拂动水面,漾起一道道活泼的波纹。田野里,大片大片的紫云英,发了疯似地展开它的身姿,红艳艳,紫盈盈,犹如一位披着红锦的少女,要和高傲的身穿黄缎的油菜花姑,来一场时装大Pk。轻盈的燕子也不甘寂寞,低吟着美妙的歌,调皮地在头顶穿梭,时而俯冲掠过池塘,时而又像箭一样射入云天。三月的江南,景色如画,令人陶醉。然而,我却无心欣赏。因为,那时的公共食堂刚刚解散,家里正闹春荒,中午吃的一碗胡萝卜薄粥,和二个紫云英糰子,早从硕大的胃腔里溜走了,那会儿,我需要的是来一场进口保胃战。

        这时,我突然闻到一股香味,沁入鼻孔的香,从未闻过的香,勾人馋欲的香。我循香望去,只见前面走着一位大姐姐,好像是我们学校高年级的同学,冯家尖人,不知在吃着什么。我快步赶上去,大姐姐似乎有所警觉,便加快了脚步,我减缓追赶速度,她又随之放慢脚步,总之,她和我始终拉开一段距离。就这样,我一直在她后头跟着,那弥漫在空中诱人的香味,让我口水直流,欲罢不能。终于,她到家了,停了下来。她见到我,如释惊疑地说,是你呀!我认识你,你叫牛牛,我还以为是我们村的二赖子,要抢我东西呢。我低着头,怯懦地问,姐姐,你吃的是什么?她爽朗一笑,诺!还剩一块,给你。我一看,竹笺上戳着一小块叫不出名字的东西,黄黄的,香香的,我追了一路的味,就是它散发出来的。我一时楞在那儿,犹豫着是否接受她的赠予。拿着!姐姐把那东西塞到我手里,不无调侃地又像下命令似地说,还不好意思呢,咋像个小姑娘,吃吧!你要喜欢,我以后给你买,镇上龙门桥堍就有,一串五分钱。

        我接过臭豆腐,向她敬了个少先队礼,她扑嗤一笑说,一块臭豆腐,用得着弄得这么壮严?我心里喜不自持,转身举着它,贴着鼻子,一蹦一跳地朝家跑去,我舍不得一下子吃了它,我想多闻一会这香味,直到走上村口的石桥,才分几次把它放进我的嘴里。我觉得这是我来到这个世界,吃到的最好吃的东西。

        从那以后,我一直忘不了那虽臭却香的特别的味道,一想到它,便忍不住口水直溢,我想,要能再吃上一回就好了。

        有一天,皮球又央求我替他做作业。皮球是我的同班同学,胖得像个球,大伙就谑称他叫皮球。他特笨,且懒,常常让我替他做作业,而且,仗着他的爹是公社供销社主任,家中有钱,口气好大,许诺每帮他做一回作业,就给我一分钱。我以往都借口加以拒绝,实在推辞不了,免得闹僵关系,有时我也会帮他应付一下,算起来,也不下十回八回了,他还算守信,每回都要付钱,我一概拒收。这次,我没有推托,很爽快地答应了,完了,他却没有提酬劳的事,或许他以为我不会收他的钱,但这次,我向他摊开了手掌,而且郑重地说,把以前你欠我的钱,也一块算给我,不过,就给五分钱,就行了。皮球还够爽气,没有丝毫二话,一口应承。

        我拿过钱,一口气跑到龙门桥下,果然见到有一个炸臭豆腐小摊,周围站着好些人。我要用今天自己劳动所得的五分钱,买一串让我渴望如焚的臭豆腐,一是自慰自己的味蕾,二是也给那位大姐姐吃,我并不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我只是乐意享受给予的感觉,喜欢大姐姐那种语气:诺!给你,怎么,咋还难为情?就许你给我吃,不许我给你吃?不过,今天,说这话的,是我而不是她。

        可是,我左等不见,右等不见,直到天快擦黑,薄暮笼罩,大姐姐一直没有出现。我揣起那五分钱,怅然若失地回了家。

        我打算第二天继续到臭豆腐摊前等大姐姐,但由于我的粗心,使这计划落空了。

        第二天早晨,换下脏衣服,我忘了掏出那五分钱,母亲在洗衣时,发现了,问我这钱是哪来的,我只得告诉了她。你这孩子!母亲一脸嗔怒,无奈,我又将钱还给了皮球。但是,我心里始终藏着一个心事,觉得有一件重要的事没有完成。

        事情就是这么巧。一天,母亲让我将我家的一块豆腐送到堂锣婆婆家的臭水里,我顿时有了法子。

        臭菜,是我们乡下沿袭了许多年的吃法。这臭水,原料是秋冬季腌雪里蕻咸菜的水,开了春,加入春笋、凤仙花梗等煮透,倒入瓮里,密封月余,臭水就做成了,等打开盖子,香气浓郁,沁人心脾。堂锣婆婆就最会做臭水,她做的臭水在角落村上算得上是头魁牌子,无人不翘指称好,我家经常到她家臭菜。她挺和气的,总说,下回再来臭啊!至于别人家,则很少有去的,不知是何原因。往常,村上人只是臭一些豇豆、苋菜梗等,待这些菜臭好后,在饭锅上蒸蒸,抖着手沥几滴豆油,就算是餐桌上的美味了,至于炸臭豆腐,一般人家是不舍得做的,因为当时吃油非常紧张,就是一家全年吃的油,也炸不了几次臭豆腐。我母亲懂得做人,不肯占人家一点便宜,每回叫我去堂锣婆婆家臭菜,总要让我捎带一些东西送给她,那怕是一捧黄豆,二个鸡蛋,几乎从不空手,可能有的人并不如此,所以她会另眼相待。比如这天,我母亲就叫我带了一块固本牌肥皂。那时,农村很少有人用肥皂,一是买不起,再是买不到,洗衣裳一般用的是皂角树上的皂角或石碱。我家的这肥皂,其实也来得不容易。我父亲在上海工作,那几年,城里人也吃不饱,我父亲在厂里养起了猪,猪舍是他盖的,苗猪是他繁育的,缺乏饲料,他去国际饭店、和平饭店、锦江饭店拉泔水,再是拉着板车去闵行郊区割草。短短几年,父亲的猪场规模不断扩大,每个月,杀上几头猪,职工食堂每人免费供应一碗红烧肉,逢年过节,每个人还能分到一块肉,这对于饔飨不饱,饥肠辘辘的人来说,简直把我父亲奉为大能人大好人大恩人。那时,工厂大批精简人员,下放农村,我父亲妻儿在农村,是下放的首要对象,我父亲是党员,第一个写了申请书,要求带头回乡支援农业生产,减轻城市负担。听说我父亲要走,工厂工人集体请愿:老顾不能走!最终,纺工局把我父亲的申请书退了回来,因为,纺工系统正决定推广我父亲工厂的养猪经验,并由我父亲指导实施。那会儿,上海的肥皂供应也很紧缺,因为我父亲养猪,商业部门特别配给我父亲每月一条肥皂,这块肥皂就是我父亲节省下来捎回来的。

        我原来寻思,虽然臭豆腐是买不成了,但自家臭了豆腐,用油炸了,不是与龙门桥下臭豆腐摊卖的一样吗?等家里把臭豆腐炸了,我就可以去大姐姐家还礼了。谁知,这一切都是母亲的安排,那天大姐姐给我吃了一块臭豆腐,我收了皮球五分钱,想买了臭豆腐送给大姐姐恰又不遇,母亲都了然于胸。那天,母亲几乎倾尽家里所有的豆油,炸了臭豆腐,马上叫我去给冯家尖大姐姐家送去。可是,我找到大姐姐家,大门紧锁。一打听,她邻居说,她父亲在部队,她和母亲随队去了很远的地方。

        从这以后,我家再没有炸过臭豆腐,但臭苋菜梗、臭豇豆还是经常吃。堂锣婆婆大嗓门,话多,我母亲将自家不舍得用的肥皂送给她,她逢人就说我母亲的好,说她活了大半辈子没用过肥皂,这东西洗衣裳泡沫多,滑溜,洗的衣裳清爽,连千年的老劥(方言,污垢)都洗掉了,而且洗过的衣裳既软乎又有香味,觉得她在村上很有面子。但她的儿媳妇雌老虎就不同了,这女人身上一只虱也掉不了,吃不得一点亏,而且刁悍,尖钻,接下来发生的事,便反映出堂锣婆婆和雌老虎不一样的人品。

        或许是堂锣婆婆受了我娘肥皂的大礼过意不去,讲究礼尚往来,一天,她给我家端来了一碗馄饨,我母亲连声道谢,可没等我母亲腾碗给她,她说家中锅里还煮着馄饨,放下碗急着就走了。等堂锣婆婆走后,我母亲差我将碗还给她家,当然,碗里是不作兴空的,家里一时找不出象样的东西,母亲就盛了一碗芝麻。那天,下着大雨,路面很是泥泞,我一路小跑,为的是少淋点雨,不料,脚下一滑,连人带碗摔了个仰面朝天,碗碎成了八瓣,碗里的芝麻也撒了一地,掉进了烂泥里。我一时懵了,咋办?给母亲如实相告,遭一顿臭骂,还是?我恍恍惚惚回了家,鬼使神差地说,娘,我给堂锣婆婆送去了,她说不用这么客气。

        一连几天,我因为心中有鬼,始终忐忑不安,生怕东窗事发。事情的发展正应了那句话,只怕不做,不怕不破,几天后,我母亲在码头上淘米洗菜,雌老虎恰好也在,她指桑骂槐地说,说说大量气,放放大麦屁,有的人吃了馄饨,连碗也吃了,那碗可是我陪嫁的金边细丝碗,我家那个老不死的,送了馄饨,碗也不拿回来,还不是看相人家有人在上海,又气量大,为了过后让人家回送什么肥皂呀,蛤蜊油呀什么的,不然为啥他家的菜给臭,其它人家的就不肯臭,可你别把我的东西做好人啊!这再明白不过了,堂锣婆婆送了馄饨,不当时拿回碗,是为了要我家回赠,而且还免了虚伪的客套,因为当场收我家的东西,她一定会假意推辞一番,装成一个正人君子,要是我家真把客气当老诚,她岂不失算了。

        说者有心,听着在意。母亲回来,当即追问我是怎么回事。见事已瞒不过去,我只得如实坦白。以后,我再跟你算账!母亲气得面孔铁青,没有顾得上过多责骂,挑了一只家里最好的碗,又从衣柜里找出我的一双尼龙袜,拉着我要去堂锣婆婆家道歉。这双尼龙袜,是上年暑假去上海大姑婆家,大姑婆和我同岁的孙子健民成绩不好,她让我和健民一块做作业,健民直说我给了他不小帮助,临走时大姑婆非要送给我的。回到乡下,我一直爱不忍穿,其实,上学那会儿,不管冬夏,也不管晴雨,来回路上都是赤着脚,等到了学校,才到河滩边洗净脚,穿上鞋,走进教室,至于袜子,就更是视同珍宝,何况尼龙袜在当时是时尚新品,价格不菲,我怎么舍得穿呢,半年多来,它一直躺在衣柜里,一次也没穿到我脚上。我一看母亲要将这双尼龙袜送人,心里急了,说这袜子多贵呀,就不能送别的吗?母亲说,这袜子是贵,可人情贵不贵,袜子有人情贵吗?要送人,就要送最好的。你看,我家还有什么比这更值钱的?

        见了堂锣婆婆,我以为母亲准要骂我一通,想不到母亲说,真是对不住,你送我家馄饨的金边细丝碗,叫我家那只该死的猫,跳到台子上,我一喝呼,猫猛地一窜,把它碰到地上,摔了,本想去街上买一只差不多的碗赔你,可又买不到,因此,迟了几天,你看,你要是不嫌弃,就拿我家这只碗赔你,我知道那只碗是你孙子他娘的嫁妆,摔了能不心疼,这双尼龙袜,就当是向她赔礼了。可是,堂锣婆婆碗是收下了,尼龙袜却坚决不收,她说,什么金丝不金丝碗,盛在碗里还能不一个味,不一样吃?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要坏的,还能万古千年用一世?按理说,摔了只碗,邻里乡亲的,还要赔啥,你既然拿来了,我就留下了,可尼龙袜是万万不能收。就这样,推来推去,尼龙袜还是又拿回来了。

        当日,雌老虎气冲冲地来到我家,指着满墙贴着的我的奖状,带着一脸嗤笑说,还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大队长呢,怎么还说贼话,碗自己打了就打了,为什么说是猫打了?难道人变成了畜生?我揣想不出,这事雌老虎是如何知道的,我心里充满了愧疚感,恨自己做了错事,又不敢承认,这才发展成这样一场丑剧。

        我母亲听了,既不恼怒,也不解释,我理解,在雌老虎面前,一切分辩都是多余而又毫无意义的。过后我听说,雌老虎在家跟堂锣婆婆大吵了一架,怨她婆婆没有收尼龙袜,她说,是牛牛他娘给的,又不是咱要的,为什么不要,是傻了还是呆了,送上门的东西不要,白要白不要。因此,又把满腹的怨气,撒在了我的身上。可一向与雌老虎是冤家对头的妯娌说,堂锣婆婆并不比雌老虎好到哪里去,她不收尼龙袜,是嫌这礼太轻,这就叫欲擒故纵,为的是让我母亲还更大的人情,她俩是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演的一出双簧。

        时间一晃到了腊月底。父亲从上海来信说,元旦,厂里分猪肉时,领导照顾给了他一个猪头,他把它腌起来了,天天挂在太阳下晒,已晒得暄红,准备过年时带回来。春节前,厂里还要分一次肉,因为上次分了一个猪头,这次不好意思再要了,一个猪头也够全家过一个好年了。

        一天,母亲在路上遇到堂锣婆婆,她故意搭讪叹苦经,牛牛娘,你不知道我那宝货儿媳妇,太不是个东西,尽想算计人家的,就一只碗,又不是金子做的,王母娘娘用的,你家又赔了,可还是经常跟我闹,骂我是缝衣针穿不上线一一缺心眼,最近,听说牛牛爹过年要带猪头回来,她要来你家一道吃,说她的那只碗可比猪头金贵,这雌老虎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可得要当心!我母亲笑了笑,懂了。

        我左盼右盼,终于盼到了大年三十,父亲从上海回来了,他带回了那只猪头,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那年月,连年灾荒,地里长的不够人肚里装的,连猪吃的都叫人吃了,还怎么养猪,因而从春到冬,我家一次也没有尝到过猪肉的味道,这个春节,终于能吃到肉了,我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我巴着快点过年,痛痛快快地大快朵颐一场。谁料,母亲说,把这猪头送给堂锣婆婆家吧!一听母亲的话,首先反对的是奶奶。她说,牛牛娘,我明白你的心思,也赞同你的为人,但晚点还人家情不好吗?吃不吃上肉,我们大人忍一忍,就过去了,无所谓,但你看,牛牛一年到头吃不到肉味,听说他爹要带猪头回来,兴奋了多少天,口水流了几大摊,好不容易等到他爹带猪头回来了,高兴的什么似的,你能看着孩子一口一口咽口水,一滴一滴掉眼泪?我也一边流泪,一边哀求母亲,都是我不好,去还碗不当心把碗摔了,还不说实话,这才惹下这麻烦,这回猪头就别送人了,今后我一定不毛毛躁躁了,做了错事,也一定不撒谎了,明年,我去河里多抓些鱼虾,还有上树多掏些鸟蛋,送给堂锣婆婆,好吗?

        听了奶奶和我的话,母亲稍稍迟疑了一下,但她还是拎了猪头出了门。她说,等牛牛长大了,他会懂的。

        当时,我很不理解,甚至还恨我的母亲。但随着岁月增长,我渐渐明白了母亲的心。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少不了和人交往,因此就有了人情,受人之惠,当不忘报答,因为谁都不傻,假如只想人家给,不想给人家,时间短,没什么,时间长了,一准亲情淡了,友情没了,谁还愿意再跟你交往。所以,如果认为索取是一种获得,恰恰是一种失去;如果认为给予是一种失去,恰恰是一种获得。这世上有一种馈赠,是为了获得回报,这是假人情,这好办,还了,人情就没有了;还有一种馈赠是不求回报的,这是真人情,这种人情是不能用钱还的,不能用金钱衡量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无论真人情还是假人情,人情债大于天,人若欠我,天必还我,我若欠人,天必我还,能用钱还的,尽快还了,不能用钱还的,就记在心里。

        几十年前,母亲用一只猪头还了堂锣婆婆的假人情。然而,几十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见到给我吃臭豆腐的那个大姐姐,如今不知她在哪里,这是真人情,至今我仍没有还她,无法还她,只能记在心里,直到永远。

       

       

相关文章

  • 远去的乡愁(一O二)八斤瓜

    远去的乡愁(一O二) 八 斤 瓜 顾 冰 1959年,我家...

  • 远去的乡愁(一O一)帽子记

    帽 子 记 顾 冰 北风呼呼地吹着,尖利的风中夹杂着雪粒,打在脸上,像...

  • 远去的乡愁(八)捉螃蟹

    捉 螃 蟹 顾 冰 小时候,每到秋天,我们就...

  • 乡愁远去

    乡愁,在本土人文情怀中,是一个绕不开的主题。 以唐诗为例,小一半的名篇都勾连着思乡情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排八字

    作者牛牛红红 授权转载 排八字(远去的乡愁二十三) 顾冰 阿秋跳河...

  • 远去的乡愁

    渐渐地追寻着, 儿时的记忆。 轻轻地追寻着, 乡愁的足迹。 细细地追寻着, 只剩下些许痕迹! 有心追寻着故乡的原风...

  • 远去的乡愁

    曾几何时,故乡就是我们全部的生活领地! 故乡的山峦 ,小路,河流,云朵,都是那么清澈,印象鲜明! 没有那么多机动车...

  • 看图诗~明月乡愁夜

    明月乡愁夜明月乡愁夜难眠,轻结罗衫莅湖岸!远山不明近水情,日月为友风做伴! 明月乡愁夜明月乡愁夜难眠,轻结罗衫莅湖...

  • 远去的乡愁82

    作者:牛牛红红牛牛红红 1.作者介绍: 顾冰,1949年生,务过农,当过兵,蹲过机关。酷爱读书,写作,曾在报刊杂志...

  • 远去的乡愁(七十五)女裁缝

    远去的乡愁(七十五) 女 裁 缝 顾 冰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远去的乡愁(一O八)滴水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un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