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 月凡Eileen1010(「囍文乐简 」签约作者)
从前,有一个很穷的农夫救了一条蛇。蛇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就让他提出要求,满足他的愿望。
这个农夫刚开始时只求衣食,蛇呢,一一满足了他的愿望。
后来他要求做官,蛇又满足了他。
一直到做了宰相,他又要求做皇帝。
蛇此时终于明白,人的贪心是无底洞,永远不会满足。于是,蛇就一口把这个人吞掉了。
蛇吞掉的是宰相,而不是大象,留下了“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典故。
今天,人们渐渐把“人心不足蛇吞相”写成“人心不足蛇吞象”,用来比喻人的贪心之大,永远不会满足。就像蛇贪心很大,最终想吞食大象一样。

❤“人心不足蛇吞相”———是宰相,不是大象
其实真正贪心大的是人的心,而不是蛇。
《庄子》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鸟在林子里安家,所占用的不过一个树枝。鼹鼠在河里喝水,最多不过喝到满腹为止。
告诫人们不要贪婪,因为贪婪是许多祸事的根源。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结果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甚至搭上性命。
有人说,贪婪是一种精神病态,就像肢体残疾一样,它是一种精神的残疾。佛说,要想一个人快乐,不是让他得到更多,而是让他想要的更少。
人应当戒除贪欲,放弃那些多余的东西———“余食赘行”。舍弃贪婪之心,追求平静平和的内心状态。

❤“人心不足蛇吞相”———是宰相,不是大象
在《断舍离》一书作者山下英子的专访中,主持人问,什么是幸福?她说:“只拥有必需的生活用品,居室无可指摘,身体经过了劳动的锤炼,灵活而保养得很好,同时还能完全不受干扰地生活和工作。
达到这样的状态,精神就能保持自由,这就是理想中的幸福。”

作者:月凡Eileen1010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295076ece814
来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