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淮安陈建山)
鲁迅先生定居上海后,在日记中留下了不少关于螃蟹的记载,展现了他在生活中有趣的一面。
1930年
10月20日 ,"晚三弟来,同始食蟹。" 与三弟周建人一同开启当年食蟹季。
1931年
10月20日, 赠送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八只螃蟹 。
1932年
10月 , 该月日记中有四次关于螃蟹的记述 ,其中三次与三弟周建人夫妇等共享。
10月15日 ,"晚邀三弟全家来寓食蟹并夜饭";引发当夜胃痛。
10月23日 。 "三弟及蕴如携婴儿来,留之晚餐并食蟹" 。
10月27日 。许广平买"阳澄湖蟹分赠镰田、内山各四枚,自食四枚于夜饭时" 。
10月30日 继续食蟹, 胃痛仍未阻止对蟹的喜爱。。
鲁迅食蟹,常常是与亲友共享。他不仅常与三弟周建人一家共享,也喜欢邀约好友同食。1931年,他就曾邀请茅盾、冯雪峰等来家吃蟹。
鲁迅先生不仅爱吃蟹,还善于借蟹说理,在他笔下,螃蟹的形象变得尤为特别。
· "蟹和尚"的传说: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鲁迅生动描写了从蟹壳中找出"蟹和尚"(传说中躲在蟹壳里避祸的法海禅师)的过程,笔触细腻,饶有趣味,也表达了他对压迫者的讥嘲和憎恶。
盛赞"第一食蟹人":1932年11月在北平辅仁大学演讲时,鲁迅说出了那句至今常被引用的名言:"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他借此赞誉了人类历史上那些不怕牺牲、大胆探索的先驱者。
讽刺"螃蟹态度":鲁迅也常用螃蟹来讽刺某些人和姿态。
在小说《孤独者》中,他描写一些自命为"不幸的青年"或"零余者"的人,"螃蟹一般懒散而骄傲地堆在大椅子上"。
在散文《琐记》里,他回忆在南京读书时,有些高年级学生挟着洋书,"一定将肘弯撑开,像一只螃蟹",低年级的学生都不敢超过他。鲁迅更进一步指出,这种"螃蟹式的名公巨卿"在当时中国颇为普遍。这些描写,犀利地批判了社会上某些人懒散、骄傲、横行霸道的丑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