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阶段第一级第一段,野人前辈们只会一对一地利用事物的属性,去使用这种方式满足需求。
相较于第一阶段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两者之间的区别,这个区别不仅仅是表现在方式或者过程的不同,最重要的自然是意识倾向的不同。
现在我们让两个阶段的野人前辈站一起交流一下,1A表示第一阶段的野人前辈,2B表示第二阶段的野人前辈。A说,你平时掏耳朵吗?B说,掏啊;用啥啊,树枝啊,你呢;我用手。所以 两者即使看见同一个东西,A不知道这东西还可以用哎,B就有这种想法和意识,至少知道这种东西或许会有用而不会毫无感觉。很明显,两者的区别是极大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野人前辈们的意识产生了这样大的跃迁和变化?这正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无使用除身体以外的工具去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有一点值得提出。野人前辈们因为饥饿而去摘果子吃,并且果子满足了野人前辈的需求,那么果子算工具吗?
在这,我们不将这种直接用于满足需求的事物归纳到工具一类。自然,野人前辈们用来蔽体的兽皮自然不能算是工具,不仅仅是因为兽皮是直接用来满足野人前辈需求的物品,更因为,像满足我们饥饿,饥渴,温暖这些需求的行为是在最本能的感觉下所驱动,所以我们不将这些东西划分为工具。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工具呢?我们在获取果子,兽皮等用来直接满足我们需求的东西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事物,我们称之为工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