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休息的周末,一大早被微信震醒,有家长发了孩子去参加私立学校考试的视频,看着人山人海去考试的孩子,引起了学校老师的一阵感慨。作为一所成绩不错的老牌乡村名校,现在面临的生源流失让我们尴尬无比。尤其是流失向收费高昂、成绩一般的县城私立学校,这点让我们尤为不解。翻到了期末时,一个人改卷到深夜时写下的的文字,当时猛一听说下学期要转走十几个,前提是尖子生已经陆续走了十几个,这次将走得好些都是我们好不容易从中等培养到优异的学生,忍不住情绪有些崩溃:
#深夜毒鸡汤#改完卷子又到了这个点儿,人一到晚上,就特别容易感性、脆弱,看见学生写的作文,竟然有点想哭。
面对不知因何兴起的“有本事就把孩子送县里私立学校,有点钱就把孩子送镇上私立学校”奇怪风气,眼看着优秀生源一个个流失,你费尽心思重新培养起“潜力股”,眼看着他们从60考到80、90,其中的艰辛冷暖,只有你自己明白。然后他们也要走了……
甚至有家长直接跟老师说,好好管管我们孩子,等进步了我们就把ta送到县里(私立学校)。还有人说,大不了在那儿上得不行了,再回你们这儿上。是啊,谁让我们是公立学校?谁让我们是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
国家花了大量的钱和精力,为农村建设新的教学楼、安装多媒体设备、分配无数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减免学杂费、强制九年义务教育,让老百姓能在家门口享受得起优秀的教育。可谁知道,有一天,大家宁愿花上将近100倍的代价,节衣缩食把年幼的孩子送到师资水平远远不足的私立学校寄宿。甚至学费越涨,家长越挤破头皮要进。这一心攀比风气是谁带起来的?看看这风气对谁最有益就知道了。
也许对于家长来说,农村的公立学校,只是他们的孩子最后的退路。可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努力教好的被转走,一败涂地后再接收。私立学校可以挑学生,公立学校只能无条件接收,接收可以,但是让我们痛心的是,家长花钱去尝试,中间蹉跎颠簸的,却是孩子的时间,耽误的是孩子的前途?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非功过,等这几年风气一过,交给后人评价吧。
——2019.6.19 23:36于家
经过期末考试的洗礼和这些天的沉淀,情绪有些平静下来了,无论他们做何选择,既然无法阻止,不如好聚好散。何必让自己因此失落受伤?我能做的只有尽最大的能力,做好自己的份内职责。你在我手里一天,我就对你负一天的责任,尽最大的能力帮扶你。
我们这一生,都要为自己所做的选择买单。我选择了教师这个兴趣作为职业,中间所要承受的一切辛酸、无奈、离别,我都甘之若饴。也真心地希望:无论你们选择的人生是风是雨,都能全力以赴,闯出一片天地。
无论我们能有几年师生际遇,至少于我来说,我已竭尽所能,从未愧对于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