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的自序里,作者披露过是本自剖的书,写的是他,说的确是我们自己。我喜欢看真实的故事,他们所蕴含的能量能让我更好的看一看我眼里看不见的世界,而且我知道他真实存在过,所以这是我选择这本书阅读的初衷。
和第一次阅读不一样,这次我在阅读前做了选择。选择我感兴趣的,或和我的生活更贴近的,由此记忆也更加深刻,我不知道每次的阅读感言,对自己起着多大的作用,但这就像是一场不需要任何奖励的前行,一边坚持阅读,一边坚持记录。

可我毕竟不可能是和乐嘉的“红+黄”性格完全一样的人,所以很多他的故事,并不一定我会全盘接受,比如“证明”这件事。
虽然我在阅读十四章节的时候提过:乐嘉在“写作的目的”这里写到了和自身状况最贴切的有三点:证明、虚荣和助人。谁不想证明自己可以?
但是阅读了第五节,乐嘉关于“证明”的回忆之后,我发现自己性格上根本就不符合他说的“证明者”一生的关键词:“我一定要做给你看”。这类人把信任看做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但不信任带给他的怨气愤怒却比信任带给他更强的动力,他们很在乎别人对他们怎么看;所以很容易为了要证明而证明,做错一些事情或者做些没有价值的事情。他的自剖可以让更多“证明者”少走一些弯路。

如果说我也是一个“证明者”,那我也是一个证明给自己看的人,我觉得每个人做的事都是很私人的,只有自己知道促使你走在这条路上的那个理由是什么,为此你又可以做些什么来自证自己的答案没有错。我不感谢那些不信任我的人,因为我们彼此若无信任的建立,此后发生的种种事情可能与彼此都没有太大的关联。

谈及信任,若我连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都谈不上信任,我又怎么说服别人来信任我。乐嘉故事里提到曾经有一个夫妻竞技类的节目,参赛的男士拼了命的闯关,却因为用力过猛,瘫倒在地口吐白沫,这吓坏了在场的所有人。事后询问才知,他一直想摆脱“富二代”的标签,把对手当作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希望自己为骨气而战。可是由于平时的缺乏锻炼,对挑战难度的预估失败,让他逞强过头,反而闹了场笑话。
这类故事的主人公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他们从未去了解过自己,当别人刺激他的时候,除了满脸不屑却从未静下来思量过要如何改变。其实别人的讽刺不全是空穴来风,当你已经知道有个不喜欢的标签贴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更想确定这是不是真的是属于我身上的缺点,只要是事实,在我的记忆里一定能找到我犯错的痕迹。

比如曾经我高三的时候,周末在家复习,三姨随便问了我一句:“你知道你为什么学不好么?”我楞了一下,说:“大概是知识点没有完全理解透彻吧!”三姨说:“不是,因为懒!”
我立马想反驳,可是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过去一下就浮现在了大脑里,所以我知道她说的是对的。
然而“懒”这一个字却不能解释我所有的失败,高中的学习对我来说,是同龄人都该去做的事,那时的我,对于未来,没有任何思考。所以根本没有动力可言。
现在知道了“懒”字背后的原因,我开始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就像以前写作文,老师布置的题目总让我抓耳挠腮,甚至还写过一篇“我不想写作文”来反抗老师布置的每日一文这项作业。
但现在我却每天逼着自己写着长篇大论,甚至不在乎是否有人愿意阅读或点评我的文章,也许我是在证明些什么,可我不觉得它是证明,只是我该去做的事情而已。我希望简简单单奔着自己的未来走下去。

谁都想证明自己可以,而我只是觉得我现在做的事情可行,我相信自己可以。所以我愿意走下去看看到底会发生些什么事情,看看最后的结局和最初有什么不同。
到这里我浏览了其他章节的类容,几乎是我现在不去考虑的事情,比如我不是个传道者,我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教派”;比如关于崇拜,我觉得我喜欢的偶像一直带给我的正能量让我不至于成为一个粉丝狂热份子;比如微博上的血雨腥风,我将其当作乏味的调料剂而已;还有修行闭关这件事,大概太高深莫测了,我自知做不到。
但是因为阅读了乐嘉的故事,所以其中的经典语录或许会在以后的人生中,对我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今天一起分享出来,与众人共勉。《本色》阅读也到此结束。
《本色》剩余章节经典语录
性格色彩创始人/乐嘉
5 证明——信任我的,我为你死;不信我的,我让你悔
源动力一你信任我,我必将给你应有的回报:所谓信任,是指在看不到未来时全凭感觉的那个东西;谁都看得清未来,那不叫信任。没人觉得你能行,他觉得你行;别人都说你做不到,他说你可以做到,这才叫信任。
源动力二你不信任我,我终将证明这是你一生的重大错误“证明者”的大忌:你不清楚你要证明什么的时候,最好什么都不做。
逞能式的证明:想要证明自己是好事,但千万别壮志未酬身先死,事没成,反倒被人继续耻笑,还不如韬光养晦,苦练内功,等到该出手时再出手。
悲情的证明
证明者证明成功以后该怎么做
不要再愤怒
回报那些信任你的人
感谢那些不信任你的人
不要执迷于要个道歉和说法:只有当你什么都不想要的时候,你想要的东西才有可能出现。
把敌人变成你的朋友 :当你拥有力量的时候,却不使用你的力量,你就成了真正有力量的人。
证明者的命运:结局完满不完满,与“证明者”本身的仇恨无关,与怎么证明有关,想要证明的结果有关,证明成功以后怎么做人更有关。
11 传道——我是送奶工:所有我觉得厉害的人物,我都会想方设法在我的能力范围内,不惜一切代价寻找到他们的足迹,并且认真地从师傅那里学习,试图拼命吮吸他们的乳汁,让我自己快速成长。
20 独行——自驾江湖的乐趣:“解决恐惧的唯一方式就是行动”
后记自剖越深,活得越真:“真实”是目标,“自剖”就是达成“真实”的手段。
自剖需要技术。自剖更需勇气。
偷懒是人的天性,凡是满足这个天性的,总能蓬勃发展。
可惜以人性而言,自己的痛苦再小,对自己都是大事,别人的幸福再大,对自己也是小事。
我能行动改变的理由只有两个:避害+趋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