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刚开始的第一周会觉得有点不适应,忙碌一天,琐碎的事情很多,很容易忘记去《简书》写作日更。特别是忙的时候加班到家,只想快速洗漱,然后躺在舒服的被窝里,美美的睡一个好觉。
偶尔闲下来时,很容易被一些短视频、刷剧、电子游戏诱惑,想着就放纵自己一下下吧,玩累了到了深夜又会产生一种虚度光阴的郁闷心情。
所以,刚开始写作真的需要度过一个“戒断”和“适应”的过程,坚持半个月就好了。
其实,断断续续的写作才会有种痛苦感,因为会让本来慢慢渐入佳境的写作习惯断裂,然后再次粘连起来,就好像渐愈的伤疤被反复撕裂。
反而,坚持写作半个月后,每天都产出一篇文章,就有一种直观的感受:“这一天我没白活”。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也不会再继续内耗自己,不会再焦躁不安,那种虚度光阴的焦灼感明显减少了。
渐渐地把学习当做一种放松和娱乐方式,或者说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沉淀的方式。
养成习惯后,日更便也成为了一种的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不用特别跟自己较劲,因为一切习惯都将成为自然。
坚持日更写作的好处,有哪些呢?
一、消除迷茫,寻找未来方向
大多数人都会对未来或多或少有些迷茫,不知道当下日复一日、重复工作,所做的事情有多少意义?不知道未来又将要去往何处?
不如先尝试着停一停脚步,坐下来看看花、赏赏月、看看书、写写作,让自己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有一种幸福,是不断去摸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然后把感悟和心得写下来,再去和别人分享让幸福持续发酵。
在记录幸福的过程中,你会慢慢探寻内心,重新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不知不觉之中发,你会自然而然的发现自己所热爱和擅长的方向。
“心之所向,便是阳光。无所畏惧,便是远方”。人生最幸运的事,就是做真正的自己,然后勇于追求未来美好的生活!
二、持续学习,不断修炼内功
“终身学习”这个词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网络用语,即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学无止境”。
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可以消除焦虑,还能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无论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与时俱进。
国家在十六大报告中也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写作变成了一种习惯之后,我们就不自觉的想要记录一些知识或心得。自发地去探寻新鲜事物、查阅资料、关注生活、主动阅读、搜集素材。只需要很简单的一个日更,随心地写作,就可以不断夯实自己的基本功,让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自然也就不惧风雨不惧寒。
此刻,特别想分享一首苏轼的《定风波》中的一段送给大家: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三、总结经验,完善知识体系
构建了一个知识体系很重要。可以帮助你更全面的认识一个领域,也就知道什么是重点,优势和缺点在哪里,可以规避很多风险,也会让外人觉得你很专业。
通过写作总结,我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体系。
虽然 零碎的认知也有用,但是价值不高。就好比武功招式,什么招式都只浅学一点点,和大佬比武时,你出招也没个章法,东扯一句西扯一句,大佬看一眼就知道你是个不入流的小菜鸟,你永远都不可能自立门派。
通过写作总结构建了一个知识体系,让可以把收集的知识、经验、内容有进行归纳。打个比方,如果你家有几个抽屉,里面有化妆品、洗护用品、发卡、首饰、耳钉等,如果想要用找耳钉时,就要翻阅很长时间,如果我们买了新的首饰也不知道该存放到哪抽屉,就越来越混乱。如果我们构建起了知识体系,碰到好的素材,联想到它是属于某个领域里的哪一个知识要点,这样就把它存放到相应的体系里去,给这个知识体系添砖加瓦。
最后,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说:“我也知道写作好处多,可是白天上班、晚上加班、甚至还带孩子,哪有时间写作呢?”
先不说已经有很多大佬们很忙,但仍然高产,而且优质。
千万别把写作当做一件特别隆重的大事,其实,只需要简简单单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手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可以。只要你愿意,时间和空间都没资格制约你。
坐公交地铁的上下班路上、接送孩子放学的门口、出差的酒店、旅行的客栈、中转客车.......一部手机、一杆笔、一张纸.....
眼见即所得,仅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