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人在说话中有一些毛病。虽然这些毛病无关大雅,但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大大影响我们的谈话效果。一般人在交谈中,常常容易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说话中用多余的套语。
有些人喜欢在交谈中使用太多的或者不必要套语。例如,一些人喜欢什么地方都加上一句“自然啦”或“当然啦”一类词句;另一部分人喜欢加太多的“坦白地说”、“老实说”一类的套语;也有人喜欢说“你说是不是”或“你觉得怎么样”,如此等等。像这一类毛病,你自己可能一点也觉察到,要克服这类毛病,最好的办法是请你的朋友时刻提醒你。
第二,说话中掺有杂音。
有些人谈话本来很好,只是在他的语言之间掺上了许多无意义的杂音。他们的鼻子总是一哼一哼地响着,或者是喉咙里好像老是不畅通似的轻轻地咳着,要不就是在每句话开头用一个拖长的“唉”,像怕人听不清楚他的话似的。这些毛病,只要自己有决心,是可以清除的。
第三,谚语太多。
谚语本来是诙谐而有说服力的话,但谚语太多也不好。用谚语太多,往往会给别人造成油腔滑调、哗众取宠的感觉,不仅无助于增强说服力,反而使听者觉得有累赘感。谚语只有用在恰当的地方才能使谈话生动有力。在使用谚语时,我们应尽可能使其恰当。
第四,特别爱用一个词。
有些人不知是因为偷懒,不肯开动脑筋找更恰当的字眼,还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特别喜欢用一个字或词来表达各种各样的意思,不管这个字或词本身是否恰当。例如,许多人喜欢用“伟大”这个词。在他的言谈中,什么东西都伟大起来了。“你真太伟大了”,“这盆花太伟大了”,“今天吃了一餐伟大的午饭”,等等,给别人一种华而不实的印象。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多记一些词汇,使自己的表达尽可能准确而又多样化。如何记词汇呢?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钻石法则》,这本书对你有很大帮助。
第五,太琐碎。
许多人在谈话过程中琐碎得令人厌烦。例如,讲述自己的经历本来是最容易讲得生动、精彩的,很多人也喜欢听别人讲其亲身经历。但是,许多人讲自己经历的时候,一味地不分主次地平铺直叙,觉得自己所经历的,样样都有味道,都有讲一讲的必要,结果反而使听着茫然无头绪,杂乱无章,索然无味。
讲经历或故事,要善于抓重点,善于了解听者的兴趣在哪一点上,少用对话,在重要的关节上讲得尽可能详细一些。其他地方,用一两句话交待过去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