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书分享

作者: 八中沈伟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09:16 被阅读11次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

《看见》读书分享

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柴静

《看见》读书分享

相关文章

  • 《看见》读书分享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

  • 【读书分享】《看见》

    第二遍阅读,还会读第三遍,每看一遍,感受都不同。 柴静,是喜欢了好多年的主持人,柴静,能看见《穹顶...

  • 《看见成长的自己》读书分享

    最开始是在一篇文章看到的观点:对孩子要鼓励不要表扬,特别是去表扬他的天赋(如聪明,很棒,天才等),而是要鼓励他努力...

  • 回想会提高学习效果

    【20200409】读书分享(第17天):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词“能力错觉”。 什么是能力错觉? 当你看见书本...

  • 读书@《看见》

    读《看见》书名:《看见》作者:柴静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 以下是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触...

  • 读书 | 《看见》

    摘抄 >> 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 >> 批评你不可怕,对你失望才可怕。 >> 浅青色的黎明...

  • 我看见,我感谢~

    我看见~ 我看见英慧这个排版不错,我也比葫芦画瓢做一下 我看见每次的读书分享会让我输出倒逼输入 我看见《人生效率手...

  • 2021年微信读书报告

    前几天,在简书里看见有简友在分享自己在微信读书里的报告,于是自己也想去看看自己的读书报告。 可是,当我打开微信读书...

  • (107)过有觉知的生活,只是seeing

    ❤️❤️读书分享(107): 练习觉察的目的,是过有觉知的生活。 【觉察:真实、不评判、零阻抗的“看见”——(观察...

  • (108)当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时,该怎么办?

    ❤️❤️读书分享(108): 练习觉察的目的,是过有觉知的生活。 【觉察:真实、不评判、零阻抗的“看见”——(观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读书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al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