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与僧者

作者: 会说情话的刺猬 | 来源:发表于2018-10-20 09:59 被阅读161次

                              传说 

    大道在彼,红尘在我。有情何若无情,无情莫若有情。这僧与道,尘与人,似乎这三界因果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那份人间尘事,是你想躲也躲不掉的劫。

    在这个故事中,可以说,他并不是一位合格的僧者,那段劫,最终他也没能躲过;可以说,她并不是一个含蓄的姑娘,那痴狂,她竟向僧人去乞求一丝爱意。

    但也因繁杂交错,两条线缠在一起,所可谓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僧者法号虚空,姑娘名叫西楼。一个恍若置身三界之外,一个恍若处身于繁华之中。两个世界可能永远不会走到天涯尽头说再会,最终各自留下一句:“你好,但后会无期。”

                              听说

      街灯夜巷,这城市的繁华看似慷慨无比,但却又那么自私,它不肯把多余的爱分给这城中人一丝一毫,因为它觉得它的职责仅是庇护,而不要过多给予,就连这坐在街角,嚎啕大哭的姑娘。西楼左手握着啤酒瓶,右手揉搓着头发,她任由眼泪从眼眶不住的流,她小声抽泣,但她的心早已千疮百孔。就在刚刚,她和她的男朋友提出分手,原由是,她的男朋友每天都在记录着他和上一任分开的心酸,西楼与他相恋74天,那个男人就记录了与他前女友分别的74天。西楼无法忍耐,她的未来是他到不了的风景,而她的离开又成全了谁的海阔天空。

      她喝完瓶中最后一滴酒,起身。她不知道她要去哪里,但眼神忽然被路边的算命先生吸引了过去。西楼求先生给她算一卦尘世姻缘。先生答应,但算完后,先生却沉默不语。先生说,姑娘心神过于疲惫,应去找一处清闲之地,放松一下身心,颇有益处,而这清闲之地,姑娘看寺庙烧香拜佛可好。

      次日,姑娘便独自来到山边寺庙。当姑娘迈进寺庙的一瞬间,就被这里的清幽所吸引。一位老僧人带着西楼念了佛经,上了几炷香。老僧人看着西楼,若有所思的的样子。

      “姑娘,老僧想看看姑娘佛缘如何?可否?”

      西楼便答应了。

      老僧问了西楼几个问题后也略显沉默,随后说在纸上写下一字“浅”,其实,西楼的佛缘不深,但老僧说,佛缘是今生可以修来的,多读佛经,多烧几炷香,只要心中有佛,那佛就会庇护你。

      西楼似懂非懂的点着头,她又说:“方丈,我可以随便在寺院里走走吗?”

        老僧人说:“好,老生叫弟子带领你。”

        西楼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对老僧人点头示意。

        “虚空,过来。带着姑娘在寺院里走走。”

        这时从门槛外进来一位僧人,他慈眉善目,和颜悦色,眼神笃定明亮而睿智,谦逊有理,这人正是虚空。他八岁时跟着母亲来到寺庙烧香拜佛,老僧者看这孩子佛缘不浅,即便这辈子化为凡人,但他眉眼间的神气与单薄似乎上辈子与佛家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缘。老僧者便想收他为徒,那时的虚空还叫顾谦然,多谦逊的名字。顾谦然的母亲含泪割爱,当夜就将儿子留在了寺院,遂剃发为僧。后师傅起法号为虚空。意为万丈红尘人来虚空,雾渺婆娑,无可迷恋,要心无他物,一心向佛。但是,老僧却看出这虚空还有一个红尘劫,但这劫过不过的去就要看他自己的修行了。

          虚空抬眸与西楼对视,西楼被虚空的干净与清秀吸去了目光,虚空也被西楼的柔情与一丝神秘让其心头微微一震。两人久久对视。似乎前世的记忆中有过彼此,或者上辈子的债还没能还清。谁也不知道,但缘分却又是谁能说清的呢?虚空随后却躲闪目光,弯腰将手推向门口,低声说:“姑娘,请。”西楼听后,微微低头,向问口走去。

                              缘说

          僧者见西楼微垂眼帘,神情缥缈,便问缘故。西楼道:“只是迷路与浮沉大道,不得抽身。算了,所谓心魔只不过是自己为难自己罢了。”西楼说完转身收起那份似悲非悲,她嘴角上扬,眉角上挑,对虚空颔首点头。虚空见状,却双手合十,低下头来。

        二人闲步至莲花池边,虚空停下脚步,指着那莲花对西楼说:“姑娘可喜欢莲花?我自觉的那莲花果真是出淤泥而不染之神物。”西楼点头答曰:“我也爱这莲花。”西楼用眼角余光斜看虚空,这僧道人与这莲花池清水相配,还真是一副绝妙之画。而虚空竟也看着这姑娘,西楼的长发微垂,白裙随微风飘荡,与这荷花相衬,也这是一幅绝妙之作。二人忽的眼神相对,又移开,或许所有的情缘之初都先确认过眼神。而这份情是不该有最初的,因为它不会有结果。说是情缘不如说是孽缘。

        随后,西楼与虚空还有老方丈共用了晚饭。寺院的餐可真是清淡。餐后西楼欲要告别。老方仗慈目含笑说:“是不是寺院的饭菜不合胃口,姑娘吃不惯啊,但这寺院中常年都是如此啊。”

      “不然不然,寺院清淡是必然,自有它的好处。只是觉得天色不早,欲要告辞。”西楼说道。

        老方丈点头又叫了虚空,示意去送姑娘出去。

          至门前,虚空说:“姑娘此去还回否?”虚空看着西楼想要一个回答,

        西楼却笑了。“我可不是一个什么都看不出的人。那这样的话,我就每个月都来烧香拜佛。除心中杂念,我是为了静心而来,可不是为了什么人。”西楼说完便离开了。

        寺院墙边的高台处,站了一位僧者,他两眼含情脉脉 ,目送那位姑娘离开,而后久久也没有离开,只是这样站着,看着姑娘的背影。而这位僧者别无他人,正是这位法号为虚空的小和尚。

      此后,西楼每个月都会来,而虚空每个月也都在等着她来。可能某种感觉早已心有灵犀不点都通,那是种凡人说不透的心照不宣。西楼虽口说着来寺院是烧香拜佛,即便这的确是她的初心,但不知何时,那份心早就变了,因为目的变了,而她就是为了某个人而来。

          又过了很久,僧人成了西楼琐碎生活,烦恼人生的引路人,而对于西楼,虚空也不像以前那样拘谨,无奈缘分驱使,姑娘与僧者竟成了无话不谈的道友,可两人心中都有那点微光,无形中照亮对方。虚空将西楼从失败的感情中救赎出来,而西楼却也就此闯入他的生活,佛性修道与红尘美人,那又该如何抉择?                                                                                                                                                                                                                                                                                                             

        这日,西楼又来到寺庙中。见虚空在练习毛笔字,白纸黑字,“宁静致远,厚德载物”八个字跃然纸上。

        “小师傅,在写字啊。那我帮你磨墨吧。”如今的西楼似乎忘记了前段的那段失败的感情。随后,西楼坐在虚空旁边的凳子上。姑娘低头认真的样子很美。虚空转头看向西楼,却无意注意到她头上的莲花发卡。

      “你头上的......你喜欢莲花?”虚空问西楼。

        “喜欢啊。”西楼随手将发卡摘下。“那你也喜欢?”

        “喜欢。你为什么喜欢莲花?”

        “因为你喜欢啊,所以我喜欢。”西楼笑看着虚空。

        虚空嘴角似笑非笑。目光逃离西楼的眼睛,从新拿起毛笔,却不知道要写什么。

        西楼看状,笑着说:"哎呦,开玩笑的啦。荷花那么美,谁不爱呢?那既然你喜欢,那送你好了。”西楼将发卡放在虚空手中便走了。

      虚空看着西楼笑了笑。到时候诵经书了。西楼便随虚空步入大堂。在垫子上跪下,闭眼,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耳边响起《 妙法莲华观世音》。不知为什么,每当西楼听见佛教音乐从来不觉得心旷神怡,而是有些许的不寒而栗。 这可能就是老方丈所说的佛缘尚浅的缘故吧。待众人都散了去。虚空念一句佛经,西楼便也念一句佛经。两人就这样一直读,似乎这世间万物都与他们毫不相干。

      西楼忽然问:“虚空,你们佛法中可有归俗还家一说?”

      “当然有。佛教讲因缘生万法,故僧人还俗也必有其因缘,但都是被允许的。”

        “那,小和尚你什么时候归俗还家啊?”

        虚空听过此话,便低头离开。西楼却噗的一声笑了出来。这僧人可真是愚笨啊。

        随后两人漫步在寺院边缘。

        “那是什么?好大的一片空地。”

          虚空随声转头去望。那里就像人间的一处留白,但又觉得如此心旷神怡。

        “以后啊,就算我不来寺庙,我也一定来这片空地。种满荷花。不,这不能种荷花,那就种满佛家的曼陀罗花。留白配花海,妙妙妙。”

        虚空看着西楼,心中却默默赞同,他想和这姑娘一起去种出一片花海。

        人间情事,沧海横流。直至最终沧海巨变而又换了人间。可能二人都无数次劝自己不要执着地用爱画出一条裂痕,江湖回首茫茫又叹几回人。而后,一生漂泊摆渡,临岸却孤独。

                              想说

        晚饭后,两人坐在树下乘凉。西楼抬头看将他们拥护的两棵大树。西楼若有所思的说:“这树固然是真好,若要在两颗树间悬一个秋千那该多好。”虚空看着西楼,嘴角微微一笑。

        两人又聊了一段时间,西楼表示时候不早,该回去了。

        西楼走到寺院门口时,忽然回头问虚空。

        “对于我,你且真动过凡心?”西楼等着虚空回答。

        “动过。”虚空干脆回答。

          西楼却调侃他,“那,小和尚你什么时候归俗还家呀?”

          虚空听过,却想低头走开。

          “你站住。”西楼大声喊出来。“你不归俗,不娶我,那我怎么办? ”

        虚空却大声说道:“上佛三千,休要胡言    。”

        “那你不爱我的。”

          “我一僧者,何谈红尘,我只想问姑娘你可知当年途径女儿国的唐玄奘否?我又何不是那处境啊。”

          僧人走了,没再说什么。

          姑娘懂了,没在问什么。

          儿时觉得女儿国是最好过的关,长大了才懂,那是最难过的关。情关最难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唐玄奘是爱国王的,但西天不可不去,佛经不可不诵,身为佛者不可被红尘乱了心界,这是基本。但他也是人啊,七情六欲无法戒掉,所以才有了唐玄奘许与女儿国国王的若有来生的故事。

          后来的好几个月,又过去的几年,西楼再也没去过这个寺院。可能在某一瞬间这个姑娘明白了有时候放下才是最好的得到。

          虚空却时而去望那条西楼来的必经之路,可西楼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某个夜里,虚空辗转反侧,忽的想起当初师傅对他讲的,他有一场红尘劫,过不过的去就看他的修行了。可如今这到底算不算得上过去呢?虚空不知道,但他知道他的修行是不够的。但现在想想看,原来那场劫说的就是西楼姑娘啊。

          这日,虚空在寺院里踱步,偶的想起那片空地。当初西楼说,就算她以后不来寺院,也要来这片空地,然后在这里种满曼陀罗花。西楼想着,便匆忙跑去空地。他像在漆黑的山洞中看到了一丝光亮,他拼命地跑去寻找仅剩的一丝希望。

          他来到空地,被一片的曼陀罗花所震惊,他抚摸着花瓣,跪在地上,无在乎眼泪已经从面颊流下,嘴里还一直念着“南无阿弥陀佛”。作为一位僧人他哭了,在八岁剃发出家离开母亲他没哭,被师傅罚他没哭,而却为了一位姑娘哭了。随后,他颤抖的从怀里拿出西楼送给他的莲花发卡,虚空将它握在怀里,闭上双眼。

                            别说

        后来,虚空总会去那片空地种花。从星星点点的几丝花朵,变成了成片的花海。这日,虚空又来到空地,他忽然看见一个散着长发,穿着长裙的女孩,站在花海间,望着旁边的寺庙。

        “西楼,是你吗?”虚空失声的喊出来。姑娘被惊到了,猛然回头后,低头笑了笑,那泪珠又模糊了视线。

        “想躲也躲不过。”西楼自言自语。

          两人寒暄几句后,西楼答应和虚空回到寺院看看。

          两人又坐在那两棵大树下面,西楼却发现大树间竟真悬了一个秋千。其实,那年西楼说完想在树间悬秋千后,虚空便做了这个事。只是那之后,西楼却再也没来过。

        西楼坐在秋千上,笑的像个孩子。可那份纯真只属于西楼自己,与虚空再无关系。

        “对了,我要结婚了。”西楼突如其来的话吓到了虚空。

        虚空故装镇定,“你爱他吗?”

        “还可以吧,他对我很好。”

          “那为什么要嫁给一个不太爱的人。”

          “因为我爱的人,他没办法娶我呀。多少顺其自然是因为无能为力。”

            “那你爱的人是我吗?”作为一个僧人,他竟然为了留住一个姑娘的心却说出这样的话。

            西楼眼神迷离的看着他,颤抖的说:“上佛三千,休要胡言。”这一眼都看不到边际的感情,那放手才是正确的抉择。

          后来,西楼走了,虚空站在第一次望她的那个高台上,无言中,泪水已经湿了衣襟。

        其实,虚空第一次去空地时,西楼在,只不过她看到他来,她却躲在了树后,她看见虚空哭了,她躲在树后也哭了。最爱一个人的表现是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奋不顾身的去爱。

        又奈何老方丈说西楼佛缘尚浅,那这辈子根本就不可谈缘字。只是那算命先生指使来此,本来就是虚幻缥缈的,又怎求一生相伴。 那放弃了一个爱着很久的人也好,只是一瞬间心如刀绞,一转念如释重负,她走了也好,不然总担心她会走,也不用焦急的等待,谁施舍一点关心,而难过的只是养成的习惯不见了,一个人的孤独是自由,而两个人在一起的孤独就连自由都不剩了,失去有时比拥有更踏实,所以宁愿孤独,也不要在患得患失中被辜负啊。

        又过了好久好久,曼陀罗花开的茂盛,可能某一日途径一位姑娘或孩子,折花而舞,这段此生的情事又忽的被谁想起,虚空还是虚空,西楼还是西楼,两人却再也没有交集。可能多年后二人重见,可能虚空为了某个姑娘归俗还家,但这个姑娘不会是西楼,可能西楼某一天看破红尘而遁入佛门,但她再也遇不到像虚空一样的小和尚。这人间琐事纷纷扰,宁搅千江水莫动道人心。

      于五浊恶世中,度阎浮提有情,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众生,不舍一法,不立一尘,那又何妨万物奈我何?因为这人本无心于万物,那姑娘与僧者终究殊途。

      “你好,但后会无期。”

孽缘

(赐教)

     

 

 

   

相关文章

  • 姑娘与僧者

    传说 大道在彼,红尘在我。有情何若无情,无情莫若有情。这僧与道,尘与人,似乎...

  • 僧者

    卧听夜阑禅雨声, 闲看黄昏入暮时。 忙纳清泉流钵中, 漏遗愁怀进空山。

  • 2017.11.10鼎然金刚藏群开示

    僧赞僧,指的是智慧饱满,圆润无碍。僧者,慧力;赞者,智行。 慧力饱满,智行无碍,彼此相应,深达不二,是名僧赞僧 慧...

  • 不只是苏东坡和佛印,强强过招与强强融合;名僧与名士的交游-上20

    不只是苏东坡和佛印,强强过招与强强融合——名僧与名士的交游 上 名僧和名士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高人。僧儒两者在人生信...

  • 求佛

    僧:“施主此来,所求为何?”答:“一见佛祖真身。”僧:“信之,则见矣。”问:“来往者众,得见乎?”僧:“来往者众,...

  • 与僧

    从前有一个和尚,他住在山顶的破庙,三面临崖只有一条路通往山下的红尘万丈。 他没有徒弟,也没有师父,没有人知道他的来...

  • 僧与

    虔诚在窗外唱颂 孤独坐椅子上无法理解 懒惰去拨开暗帘推起窗口 颓废躺床上听经声俞响 平淡伴鼓镲的聩铮 庄严笑嘈杂不...

  • 徐霞客游记II游黄山日记后(6)x2

    方徘徊欲升,则前呼道之僧至矣。僧号凌虚,结茅于此者,遂与把臂陟顶。顶上一石,悬隔二丈,僧取梯以度。其巅廓然,四望空...

  • 僧吾乎

    僧者乎, 生为何方而来 又为何方而去 已乎, 吾为远方而来 亦为远方而去 僧者乎, 远方路途坎坷 ...

  • 与僧行

    姑苏城外的龙吟寺是香火最为旺盛的寺庙,每日来祈福,求姻,保平安,望升官,发财之人络绎不绝。 一位香客在求佛祖的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姑娘与僧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bp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