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
教师对学生最简单的评价手段就是评分,谁听讲认真不认真,做做作业就知道了,谁对知识掌握的好不好,来一次小测验评评分就知道了。当这种简便快捷的评价方法让老师们感到非常方便的时候,评分也就成了教师评价学生最主要的标准,“他是不是优秀学生,看看分数就行了,分数不会骗人”,大多数老师可能都这么想,我也这样想过。
但是如果进行深层次来思考之后,单纯的、简单的、粗暴的把评分当成自己唯一的或者最主要的评价手段的时候,评分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怎样的评分才是科学、有效的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分才能成为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这就是说,教师的评分不能太随意,我们应该保护好学生对评分的敬畏,要始终让学生充分相信我们评分的准确性,而不是当作可有可无的评价。
我们需要让评分变得更有意义,更有分量。
关于心理学的学习方法的困惑
从正式形式《发展心理学》的学习,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多天了,对于如何进行心理学学习一直还没有头绪,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就是因为感觉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所以买了几本心理学方面的书,像《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下面管教儿童行为心理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虽然没有看完,但是在看的时候还能静下心来一边读一边思考,能针对自己在教育学生、教育孩子的做法进行对照、反思,感觉收获不少。
但是在读两本《发展心理学》的时候,却总感觉深不进去,在读的时候总是无法对照现实来理解,虽然对学习心理学的困难有了心理准备,但是还是准备不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