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文艺调频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作者: 白慕瀾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09:49 被阅读20次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关于女性的书籍《公主之死》。主要讲述的是北魏兰陵长公主的丈夫因为婚姻的不忠和家暴,使身为公主的妻子流产而死,而在种种官方说辞、法律、政策下逃脱罪责的事情。看似是一件大男子主义的事情,但是背后隐藏着的是我国法律中对女性权益保护缺失的历史,以及汉唐期间女性法律地位状况。

这是公主啊,所以事件被曝光、讨论,而身为平民的百姓,这种事情的发生不知道会是多么的正常和普遍。千百年来,皇权、父权、男权,使女性的角色一直处在一个很卑微的状态。大部分女性把自己的一生都托付在男性(丈夫、儿子)身上。社会对女性的标签也是贤妻良母、洗衣做饭、为奴为婢。但是女性也是人啊,所以身而为人,不得不为了生存去抗议,可是,抗议的方式不是直接的对抗丈夫,不是自我强大,而是排挤其他女性(这也是千百年来女性仍然是弱者的其中一个原因之一)。一个家里有三妻四妾的,通常出现的局面会是女性在内部斗的你死我活,外部依然庄重得体,千方百计讨男性欢心。你看一部《甄嬛传》就会基本了解这个思维方式了。

甄嬛传

但是其实你觉得女性通过这些年的解放运动真的变强大了吗?不是,多数仍然觉得自己很弱很渺小。给自己贴的标签就是要找一个依靠。注意,是依靠,不免还是有很多讨好和抓紧的成分。“女为悦己者容”是刺客豫让留下的千古绝唱,出自<<战国策.赵策一>>。而这句从男性视角出发写下的定义,影响了多少代女性的认知呢?多少女性认为只要容貌打扮精美就能获得男性的心。但是又有多少女性明白男性思维和女性思维的差别呢?于是一代一代下来,女性的关注点,以及社会加给女性的关注点便只在衣着与外貌上了。甚至还有“女子无才便是德”。今况更甚,在于整个社会的走向都是基于“先敬罗衫后敬人”了,你观察今日人们的言行,可以发现素质略低档一些的,看一个人走过来,会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人家身段一番,那种头部打量的动态效果棒极了,仿佛扫描二维码。质地深厚的人可能会更注重内在,比如与别人交谈,谈的是事情,察思维方式,推测教养,事情谈完了连人长什么样子都不记得了,因为至始至终的观察点都在人品里面,一言一行里面,没有功夫浮夸的打量外面包裹的皮,谦逊,懂礼。

女性在古代的地位其实是没有地位,任人辱骂、宰割、杀害。男性也从来不会把女性放在眼里,从心里面给女性的标签就是畜生一样的生产、劳动工具。即使一不小心爱上了,也是短暂几个月到一些年份的荷尔蒙情况居多。比如苏轼,即使写下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声泪俱下,悲痛欲绝,也还是会继续一边扩充他的“小花园”,一边买卖女仆。比如李隆基,即使把杨玉环爱的无比死去活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也还是在关键时刻做出选择,留江山,弃贵妃。比如《色戒》,王佳芝后来被易先生的行为和鸽子蛋所感动,“这个人是真的爱我”,舍身放消息,以为易先生在自己身上发泄爱恨情仇这么久,会爱她、念她、为了她,起码会放过她,但是最后还是会被易先生集体抓捕枪决,连秘书找回放在他面前的花大价钱送给佳芝的“鸽子蛋”,他都是本能的反应“不是我的”,他选择安全和太太手里拥有的财产。


《色戒》

而女性很多守寡的,大部分可真的是在家门口立一个贞节牌坊,自此终身不嫁啊。这里主导的因素有两个,一方面是女性的思维方式相对专一、认真、上心,另一方面也是有社会舆论的压力。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也大部分的说明一些思维上的差异。

男性看待女性,通常不会觉得是同一个物种。男性的思维方式中总是觉得自己本来是龙子,只是因为种种机遇不到位而没有成为真龙,或者觉得自己是撑起整个家族的伟大传人,骨子里把自己身为男人应该做的看成额外的成本付出,赞美自己。通常有一种莫名的迷之自恋与自信。虽然不是全部的男性都是这样,但是基因加上没有一个言传身教的好妈妈(多数男孩的妈妈通常是溺爱,放纵,而不是教育),导致现在绝大多数的假男性存在。身边就遇到过一个渣子,开口就夸自己又累又伟大,夸自己的公司世界第一,拥有世界上顶尖的资源,拥有世界上顶尖的技术实力,随时把自己捧在天边,实际上就是缺少家教的真实体现。追溯到三国时期,是有一篇文章是从男性审美并赞颂女性的角度去书写女性的美的,《洛神赋》。其中对女性身体有过很细腻的描述,“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在曹植以前的文学中完全没有过的,至今仍然是情书典范,至今还会抄下“惊鸿一瞥”之类的词汇。但是也是很浮在表面的赞美,没有深入本质,或者男性会觉得女性本来就没有本质。大多数男性会以自己的利益为主要考虑因素去处理事情,而女性却会以男性本身为主要考虑因素去处理事情,完全不在一个级别。女性呈现出来的状态也是过多的认为自己很弱小,心里面的弱。

洛神

李白在一千多年前写过一首《妾薄命》,其中一句“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然而今时今日我们还是愿意依赖“以色事”。推手有以下几点。第一,历史原因,这点不多解释;第二,审美问题,今人不识美,以为把全部身家揣在身上就是美,以为把世界上最好的五官装在自己脸上就是美,于是你可以看到很多长相几乎一样的女娃吃饭选择摊上,顿顿凑活,但肩头要有LV,脚丫要登Christian Louboutin,钻石点缀亮晶晶,过地铁安检小心谨慎,为她们包包有可能被剐蹭担惊受怕。东西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装的,底气是装在心里的,不是摆出来给别人看的,越装越虚,穷嚷富藏;第三,物欲横流,色声香味,先敬罗衫后敬人,天天被各大娱乐新闻洗脑,麻痹自己逃离现实,丧失思考能力,于是你会知道昨天李晨不止给范冰冰送了鸽子蛋,今天卓伟爆料赵丽颖怀孕应该确有其事,你会盯着满版大标题“姚贝娜去世”,却不知道几乎同时间与世长辞的开国上将张万年,却不知道60年代坚持苦干坚定信念的原子弹科学家照料因辐射而生出的残疾儿子的窘迫境况,戏子家事人尽知,不滑稽吗?家事好的人如果让家人知道自己去做戏子,不是搓衣板就是打断腿,而我们广大的校园教育里,从我们这一代开始的校园里,整天做着成为戏子的梦,成名有钱,以此为荣;第四,弱,穷,残。想要显示强大,想要显摆富有,于是倾其所有来包装自己。其实,这是把骨子里的弱、穷、残全部展示出来,淋漓尽致。第五,浮夸。不相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相信“会飞的猪”,不认真,不踏实,满嘴高端学术概念,装逼斗嘴,细问却是浆糊脑子。第六,等等。。。。

我们的价值观带动了我们的思维,思维决定行为,一言一行皆人品。弱,才想控制和证明;穷,才想显摆;残,才想成为猪飞起来。着急,于是在这样价值观的社会里,采取“以色事”继续助长这样的价值观,争取最短的时间里让一个男人沉迷自己无法自拔,或者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周围的人都记住自己,妄图交易,妄图名利双收。终于,年与岁去,无论是芳华美貌,还是绝色无双,终究成为了过去,而自己的大脑却没有一点扩容,反而萎缩,“以色事”换取的一切,如梦幻泡影。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引以为豪的好老公正在外面寻觅新鲜的小姐姐,原来天下的乌鸦一般黑。你辛辛苦苦的“以色事”拱手他人,得到几时好?当然,女孩要自爱,不“以色事”不是蓬头垢面、邋遢,而是干净、得体。

真正的内涵放在心里,真正的富有放在脑子里,真正的美放在不自知里(美而不自知是最高级别的美),善良、真诚,和任何人种平等的对接,不要把自己看的碑弱,一切由他去,岁月不败人。当你绞尽脑汁想着明天穿什么的时候,可以思考思考自己的内心真正是在想什么。

最后,这不是一篇抨击男性的文章,也不是说全部的男性和女性都是这样,只是希望这篇文章可以揭示一些本质的东西,也希望越来越多的现代女性,内心要有强大的部分,无欲则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ip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