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数原理在数学竞赛中经常被用到,其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如下:
最小数原理
正整数集的任何一个非空子集
必有最小元素,即存在正整数
,使对任意的
,都有
.
证明
考虑集合,即
.
若中没有最小元,我们证明:每一个正整数都属于
.从而导致
,矛盾.
首先,,否则
,则1是
中的最小元.
其次,设,即
都不是
的元素,这时,若
,则
为
的最小元,这与
中没有最小元矛盾.所以
.
从而,由第二数学归纳法知,对任意,都有
.
所以,最小数原理成立.
具体处理问题时,我们还会用到上述原理的一些其他形式或推论.
1.最大数原理:设是正整数集
的非空子集,且
有上界,即存在
,使得对任意
,都有
.则
有最大元.
2.任意一个由实数组成的有限集中,必有最小元素,也必有最大元素.
3.排序原理:由个实数组成的集合
可以写为
,这里
.
最小数原理引导我们从极端(最小元或最大元)出发讨论问题,蕴含了“退”的思想,退到最简单而又不失去本质的地方去思考.
无穷递降源于不定方程的求解,Fermat用此方法在约400年前就证明了:没有正整数解.其基本思想如下:
“如果关于正整数的命题
对
成立,那么可以证出对某个
,
,命题
也成立.”则对任意
,
都不成立.
它是最小数原理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处理数论问题,特别是不定方程时经常会用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