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度谨严之理,圆通活变之法,精当灵验之方。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上咳下利,津液丧亡而谵语,非转属阳明。肾主五液,入心为汗,少阴受病,液不上升,所以阴不得有汗也。少阴发热,不得已用麻黄发汗,即用附子以固里,岂可以火气劫之而强发汗也。
少阴脉入肺,出络心,肺主声,心主言,火气迫心肺,故咳而谵语也。肾主二便,治下焦,济泌别汁,渗入膀胱,今少阴受邪,复受火侮,枢机无主,大肠清浊不分,膀胱水道不利,故下利而小便难也。小便利者,其人可治,此阴虚,故小便难。
少阴原有灸法,而少阴之热证又以火为仇。少阴咳而下利,治有两法,寒剂猪苓汤,热剂真武汤之类,皆可按脉证而神明之。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与太阳为表里,而少阴亦自有表里,经病为在表,脏病为在里也。脉沉而身发热为病在表,脉细沉数、身不发热为病在里。病在表者可发汗,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之例是也;病在里而汗之,是竭其阴而动其血也,故曰:不可发汗。
细是脉中血少,沉是气不上升,数则兼沉细二者言之。数脉不忌发汗,见于沉细之中则为少阴在里之病,故不可发汗。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少阴病,脉细沉数,病在里,不可发汗,宜当归四逆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