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仁义有次序,要先仁后义,不要先义后仁。齐国如果变革一下,就接近鲁国了;鲁国如果变革一下,就接近王道了。
在这里,孔子提到了两个国家的差别。虽然在实力上,当时两个国家有差距,可是在孔子眼中,国家治理的理想还是认为鲁国要好一点。
这一点可以从小故事说起。周朝建立以后。封姜太公在齐国。周公在鲁国。周公因为要辅佐朝政。就由他的儿子伯禽去了鲁国。几年以后。他们来朝廷述职。问问齐太公。齐太公回答就是尊贤先疏后亲。先抑后人。薄情说国家就是亲亲。先亲后疏。周公说,太公则被无视。鲁国泽被实施。
华杉老师认为,这里还是一个价值观判断的问题。在底层的逻辑上。是家庭重要。还是功利重要。又延伸到好人和坏人的问题。不放过一个坏人。冤枉很多好人。不错过一个好人。会放过很多坏人。可是必然要有一个选择。还是要把仁放在前面。
放在自己身上看看,功利和家庭,哪个先哪个后?自己显然走错了路,显然有点自私自利了。自己辛辛苦苦,早起晚归,是为了什么,身体不休息,家庭顾不上,媳妇不满意,孩子没关系,我又是为了什么,工作还没有起色,领导也不满意,自己都是混的什么?你是不是自己觉得挺失败?
还是那句话,不抱怨,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不抱怨任何人。对于现在的状况,自己的理智要时刻提醒,要高度重视。继续坚持现在的模式,锻炼身体,冥想提升,继续把握自己的精力管控提升模式。当务之急最重要的事情是提升自己的精力管理水平。优化现有模式,提高输出水平。
遇到问题是正常的,遇到困难是正常的,出现错误是正常的,关键是态度,关键看认识,关键靠措施。
自己的志向不能改变,要继续高标准要求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