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剧场
【轮转】
室外小剧场,站在座位附近的有机会被邀请上坐,时间10分钟左右,个人感觉一般。
【二商店】
以一个代号“贾宝玉”的男生串联了许多小故事。他自掏腰包让武部长不能带走秀玉兄妹(应该是这个名字,记不清了),伪装裁缝的儿子给裁缝写信等没有问对错,只是本能地站在大家的角度为大家着想,这一点也是贾宝玉的形式方法。然后,因为武部长捅坏他的第7根肋骨,他为他求情,后来武部长也主动为大家服务,学会了为人着想,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凡事只分是非对错。故事的升华以及与红楼的结合,让二商店不仅仅是那个年代的缩影,也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思考。
【石呆子】
这里分为古代和现代两部分:古代部分是被贾府的人夺走扇子的囚犯,因失去了他宝贝的“扇子”,丧失了生活的奔头,最终在走了四千多里流放之路后选择在一颗胡杨树下上吊,托付了官差为他申冤。现代部分是胡教授为了成名而默认红楼是真实存在的大观园,考证了铃铛是马儿戴的,壶是晴雯用过的……他说“信其有,因为有有好处”。在这儿,最终仍然让人产生了思考“信其有,因为有有好处”!
【读者剧场】
三大剧之一,分别以王熙凤角度、抄检大观园、贾宝玉角度解读红楼。王熙凤角度以她杀人为线索串联,最后却连体面也没留下。贾宝玉角度以他含着的玉为线索串联了故事,抄检大观园形象地展示出了人心不齐就是树倒猢狲散的局面,这个其实我觉得可以用到四合院升华主题部分。四合院我没有看,是听小伙伴讲的,我觉得应该升华一下{大家矛盾重重,最后化开矛盾后齐心协力,才能共创辉煌。而大观园中的每一个人心思不一,只能各自飞,最后落得个白茫茫一片}
【只有红楼梦】
这里个人觉得是红楼的古今联动,整理了大观园的众人,也整理了读红楼的几十个人与红楼的渊源,坐定式表演,适合作为看剧的收尾部分,也是很有意义的。
【四水归堂】
以雨落雨停插叙式讲述了汪少爷和李管家为代表的两类人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汪少爷是享受生活,品尝美食和观看风景都是对于大自然馈赠的享用。李管家代表了世人往往追逐的功名利禄之路。两条路,两种生活方式,也体现了贾宝玉的人生转变:一开始享受生活到后来考取功名完成家人寄托后选择离开。而你我,又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方式呢?
【我就不喜欢红楼梦】
这里是对红楼的正反辩论,以坦诚相见开场,从医生、销售等人的角度引发了喜欢红楼的和不喜欢红楼的对于红楼的辩论。可是,大家有功夫讨论这些不正体现了国泰民安,才有精力做口头辩论吗?而文学,从来不应该以“最”概括任何作品,我们国家的作品应该节节高,永远都有更好的作品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