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送孩子去学校后,我们一周的任务就算结束,于是我和妻子收拾物品,开始了从一座小城返回我们居住小城的旅途。
外面的天空有些阴晦,气温不低但风不小,体感温度比较低。走在路上,车流量不小。公路两旁的树木在风中瑟瑟抖动,上次气温较高,田野里还有老乡再为冬小麦浇返青水,现在却不见了踪影,稍稍有点青绿的小麦,仿佛又收回了返青意愿,好像失去了成长的动力,变得灰头土脸少了生机。
走着走着,云层愈加浓密,天色也更暗淡,三四点钟的下午,犹如傍晚一般,好像要下雪的样子。
我一边开着车子,一边看着外面的天空,一边瞎琢磨。
想起白居易的《问六十九》那首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在这样的鬼天气,回到家,如能在家或者找一小酒馆,约上三两好友,来上几碟小菜,最好是切几条猪耳丝,用葱丝、香醋和香油一拌,再有一小碟花生米,喝上二两就非常有意境了。
“开快点吧!怎么开这么慢,外面冷飕飕的,又没有什么好看的!”坐在副驾驶坐上的妻子一声抱怨,让自己变得专注起来。
的确,在这天色阴沉,冷风嗖嗖,车辆急行的境况下,谁会有心情欣赏这萧瑟还让人心情有些低落的景色。
于是自己也加快了行车的速度。
但从心里说,现在的自己更喜欢慢。
记得木心说过:“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那是一种怎样的悠然自得,日色悠长,连清晨的炊烟都似乎带着几分不急不躁的温柔。
小时候在家里,总是伴随着第一缕晨光和鸡鸣,母亲便开始在厨房里忙碌。风箱缓缓拉动,火苗在炉膛中跳跃,米香渐渐弥漫,那是一天中最温暖的开始。父亲则在一旁整理农具,每一件都擦得锃亮,仿佛是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了敬意。
那时的我们,不急于赶路,不忙于追逐,就是上班后从我们居住的小城,到我们刚出发的小城,一辆公共汽车,在颠簸的路上需要走上三个多小时,路上的每一个村庄,每一座桥梁,甚至每一棵树,都会在视线中和头脑留下记忆,生活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水墨画,宁静而深远。
恋爱的季节,书信成了最浪漫的媒介。等待回信的日子,每一秒都似乎被拉长,心中那份期待如同春日里初绽的花朵,既羞涩又热烈。信纸上的每一个字,都承载了深深的思念,而那份等待,让爱情变得更加醇厚,让人愿意用一生去细细品味。
如今,我渴望在这纷扰的世界中寻回那份慢。慢下来,去等一个春天,去感受每一次气温的微妙变化,去欣赏每一朵花的悄然绽放。在日出日落之间,我学会了等待,等待那一抹温柔的阳光洒在窗台上,等待夜幕降临,月光如水,静谧而美好。
想着想着,车子就拐进了我们居住的小城,拐进了我们居住的小区。
还是快了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