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大概念教学感觉自己对单元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
以前没有想过这词语的意思,我以为单元就是按照内容组织好的。有字词、语文要素,每一课时都承担了不同的任务,比如在四上第二单元,这一单元为阅读策略单元。学习提问的方法,这一单元相当不好讲,因为学生就没有提问的习惯。但是每一课时都有不同的提问方法,第五课针对部分和全文来提问,第六课是从内容、写法、启示方面来提问的。第七课就到了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梳理问题,哪一些事对理解文本有用的问题,哪一些是对理解文本没有影响的问题。梳理出来之后运用到生活中的阅读。我在讲授这一单元的事,一边讲一边捋自己的思路,可是学生的素养真的没有想象中那样提升。
当讲完这一第七课之后,又有一个第八课,《蝴蝶的家》这一课纯粹练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策略提问。我在想如果这些东西不清楚,教学肯定不会明白。可我捋清楚了,这一单元的学习依然没有成效。在学生的阅读课上,我们班的学生针对快乐读书吧中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提问,依然没有多少学生对文本提出问题。基本上处于不会提问的状态。所以大单元的情景设计很重要。我没有做到,基本上算是失败的一个单元。接下来的阅读课上我还是得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文本提问。并且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在这里:我也没有提问的意识,也不会提问,怎么能教会学生呢?
所以我们的问题在于创设的情境,真的是在生活中运用,我们阅读的时候有这样的体验吗?好像真没有。前面的猜想与推测还有一点点用途,这个提问好像真的没有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提出问题能对我们理解文本有很大帮助。但是不提问也并不影响。为了提问而提问是真的很痛苦。
单元,由单元链组成,单元练又分为一级单元链二级单元链和三级单元链。我理解的单元链是单元任务,二级单元链是单元任务里面的子任务。三级单元链又是子任务里面的组成部分。
但是关于单元的构成,单元如何设计还要继续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