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青锋,又名徐卿峰。号野鹤、逸雲子,听雪斋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杂志责任审读、北京《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特聘书画家、中州词学研究会会员。
2007年9月,书法作品《金刚台赋》入选“大别山诗书碑廊”并被刻入碑廊首碑。
2008年5月,书法作品入选全国首届册页书法作品展。
2010年6月,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览。
2014年10月,书法作品入展“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作品展。
2014年10月,书法作品入展首届“刘禹锡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2015年4月,书法作品入展第三届“希望·圆梦”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2015年8月,书法作品入展中国梦·双拥情”全国书画作品井冈山邀请展。2015年9月,书法作品入展“王者归来”全国名家书法作品邀请展。
2015年10月, 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院朱培尔导师工作室进修学习。
2016年8月,被《中国书法》杂志社聘为《中国书法》责任审读。
2016年10月,书法作品入选“百年西泠、湖山流韵”西冷印社诗书画印大展。诗词作品入展“百年西泠、湖山流韵”西冷印社诗书画印大展。
2016年10月,书法作品入选“杜甫千诗碑”当代杜诗书法篆刻作品征集。2016年11月,书画作品入展“海岳风华”《中国书画》杂志社2016年书法邀请展。
2017年4月,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届“凝心聚力”书法作品邀请展。
2017年7月,书法作品入展“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中央直属机关喜迎党的十九大书画展。

三尺青锋 一片文心 ——书家徐青锋印象
文/王东
中原之地,圣人之乡,陈州之野,文华之壤。今悠游宛丘,论道弦歌,亦可睹羲皇神踪,孔圣遗迹。尝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脉之传承,固当千年厚积,累世勃发。徐氏青锋,吾之大兄,正当世之鸿儒,时代之贤君子也。
其父辈从军戍边,居青海之海西州,此青锋之出生地也。少时耳所闻者,瀚原大漠之风唳,目所见者,长云雪山之壮阔。自由率真,天性烂漫,策马啸西风,弯弓射大雕,俨然一蒙古少年矣。西域天高地迥,高原风物万古之清寂,亦足启人慧,感于心必形诸外。以刀代笔,画车马人物于土壁,无不肖;雕飞禽走兽于木石,状如生。有画师陈君者,见之大讶异,欲延为徒,然其父不允。
即长,为求学回中原,入陈州之学堂,遇良师之教化,文化熏染,心智大开。大学毕,为教师,后入仕。陈州多文士,青锋悠游其中,好学不倦,尤以诗词歌赋一途,自得玄妙。《甲骨文赋》、《宛丘赋》、《周口崛起赋》,异章纷呈文重中原。其沉溺文学,非独得古人行文之法,亦深悟先贤处世之道。为人谦而直,处事和而正,故远者尊为先生,近者敬为兄长。刘宾客云: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正其之谓也。
欲作大学问者,必用大功夫。欲有大成就者,必经大辛苦。青锋者,宝剑名也,宝剑锋从磨砺出,自古皆然。青锋以诗书名世,其诗文虽有天分别才,而其书法却源于功夫锤炼。其遍临古今法帖,于真草隶篆诸体均用功匪浅。尝闻世之书篆者,纵大家亦偶需翻检类书,青锋兄固不需也,数千字尽在腹中矣,此皆日积月累之成效。旧邻曾云:某为生计,常午夜归,小巷幽深,唯徐家书窗明亮,附身弄笔之影,朗诗诵文之声,虽寒暑不易。呜呼,其用心之恒,用功之苦,吾辈驱的卢亦难追矣。
其攻研书法之道,亦久矣。以古为师,自参自悟,虽有所成,然终不得大法门,若居瓶颈之中,常郁郁不乐。岁月荏苒,年逾不惑,一日忽拍案曰:学无涯,艺无境,大丈夫岂可踯躅一隅而做井底之观乎?乃走南昌,赴长沙,客金陵,居京城,拜访名家,交游高士,眼界顿开,遂悟诗书画印本是一事,惟共融方能臻于化境。更慕先贤四艺通达之态,便于诗书之外,兼修篆刻、国画。画壁刻石,本其少年初心,初心不忘,乐在其中,诗书画印,日精日进。或曰其苦修若行僧也,青锋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艺术于吾,至乐之事,何苦之有耶!
其万里求道,慷慨以歌,而无后顾之忧者,有淑德之妻也。夫人孝亲敬长,美声播于远近,相夫教子,贤名传于邻里。人间美眷,相敬如宾,足为后来者师。素知青锋兄大雅之人,略得闲暇,必沐手焚香,或抚琴,或弄箫。噫吁,燕山秋凉,片片枫叶总关游子之情,卢沟月明,微微清风当解离人之意。
行文至此,感怀良久,赋诗一首以赠之曰:
昆仑策马水东流,
谁笑书生意气遒。
八斗金鳞轻厚禄,
十篇长赋重神州。
月明不语功夫老,
雪落无声岁月幽。
莫问半生心似玉,
弄潮只在最前头。











文化中国网新媒体中心
编辑:王东
美编:刘应元
监制:孙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