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望见天边飘浮的轻云,不可遏制,想到了你绯红的衣裳。看到清丽空灵的花儿,恍然若梦,你的颜容。春风拂过栏杆,雾里看花,花色渐浓。天姿国色,倘使你不是西王母的群玉山上而来,或者就只有月下瑶池才能得见吧。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
牡丹一支,带露凝香,襄王有梦,神女无心,枉断肠。惜梦里神女,哪里及,当此际,人面花容。难道汉宫堪舆?美人绝代,飞燕倘倚新装,又何及眼前月貌花容,不需脂粉,只勘绝色天然。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佳人绝代,牡丹红艳,长使君王愉欢笑看。相得益彰,人倚阑干,花在栏外,姿色动人能消恨。
遥隔岁月长河,不同的时空,相似的情绪。穿越时空的阻隔,诗人太小白表达的东西已经不能够还原,而以某种独特的形式溶解在血脉,像是天青色的小雨和等在湖里的游鱼,形成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等待有缘人解码。
逸兴壮思、高接混茫、性情豪放、天真浪漫。当我们欣赏这组诗的时候,已然无法感受诗人内心的深沉与感伤,只能看到他远去的情思。超然物外,出世登仙,高山仰止,绿水长流。
醉卧云端千岁饮,销尽世间万古愁。天外谪仙。
无巧难成书,上世纪90年代初,著名歌唱家邓丽君向诗人致敬,专出一辑,由于病痛缠身,直到走向生命终点也只有清平调完成了半首的录制。封存超过20年,浴经96年香港宝丽金公司大火劫,这档录音重生在21世纪的今天,由王菲隔空对唱,终被完整。
似乎是源于某种未知的注定,三段不同的时空里,交糅杂夹了同样的心绪,共同完成了一分超越时空的表达,纯净天真,亘古绵长,千古之美,无外于斯。
细谈慢解,我也想说说邓、王的表达。撇开专业不言,最初之始先从声音谈起,虽年代久远,亦将挖掘回忆而奋力。这首音乐里,我所听到的邓丽君,音色醇厚、甜美,感情真挚、动人。其乐声是一种珠圆玉润、柔美温婉,极具时代特点几近完美的抒情,表达中总有种直率动人的力量,就像自由女神像的神圣端庄美的极致。而在其整段录音中,“名花倾国两相欢”纯净的衔接与推向高潮就如吃饭喝水一般简单自然,当然很大程度是由于邓丽君情感基石的铺垫与柔化;其次就是我很喜欢的“沉香亭北倚阑干”的“北bo”字的读音,虽然很多学究说读错了,但是我还是喜欢,私以为是这段录音里最可爱的地方,音若其人,温婉如玉,小俏皮。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及至王菲,她音色空灵、婉转,感情纯净、清新,她的乐声里有种清越、干净、出尘、寒凉的虚美,表达上更有种天外之音的飘忽,似乎是断臂维纳斯的天马行空想象残缺。之于其整段录音,“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起唱“云”尤为惊艳,听之忘俗;而“一枝红艳露凝香”中“露lou”同样优美,闻之超凡;至于“云雨巫山枉断肠”则几近于仙,风华绝代。
也许是岁月的力量,邓丽君的版本里更多了些厚重,实华的直率动人的力量。如果说邓版为实华生活近在咫尺的本来面目,那王则为虚美世界咫尺天涯遥不可及的梦。无所谓谁更高明,当然,倘使就近于仙来说,默默为王点个赞;但太小白是谪仙人,谁堪优劣更难言明。
也无所谓此了,我有故人抱剑去,斩尽桃花未肯归。
所有人都在意表达,而事件的真相不得还原。
许久以来,道德文化滋养丰腴我们的血肉之躯,长长久久为我们认识这片虚空供给养分,这样,也成了我们触及看清整个宇宙真实面目的最大阻碍。从呱呱坠地那片刻起,我们呼吸之间氤氲满道德文化这种气体。温润充盈滋养我们的血脉,完善丰富养分我们的精神;由此而往,我们为生活划定圈范,分辨善恶,界定美丑,制律是非,主观思辨性下不一而足,而事实的真相被得以忽略。及至代谢于身体之外,也是净化涤除污垢残渍后的另一种化学物质,而其另一种化学解读即氧气之于二氧化碳。无可奈何永生窠臼,我们看到的宇宙即为我们选择的世界,于其本真,选择相信。而事实真相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因成生活。即事物皆在表现,而真相往往忽略。
人生几回伤往事,醉醒焉知非梦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