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研究发现,1976年成立的公司,十年后依然存在的只有10%。与人的寿命相比,一家大型公司的平均寿命要短得多。
特别是进入智能时代,社会环境、技术更新的速度比以往要快的多,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步伐,企业将无法摆脱“寿命短”的宿命。
一
无论对创业公司还是大型企业来说,及时发现新的创新想法,并能够及时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商业价值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说创新想法有章可循的话,以下五个方面会是企业转型创造机会的触发点。
1.政府新规章创造新市场。
2.市场趋势和技术趋势实现统一。
3.新的技术平台为产品和服务创造新机会。
4.新的技术平台取代现有产品和服务。
5.新的国际市场创造各种机遇。
二
虽然企业的创新机会很多,但是往往需要创业者具备比常人更加敏感的“洞察力”,并且要善于发动集体的力量,帮助公司通过不断的创新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
管理人员重视创新
不言而喻的是,企业获得的所有重大突破和机遇都是从一个只赔钱不盈利的创意起步。CEO若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目标,就会丧失新的机遇。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突破性产品,虽然刚开始利润微不足道,但发展迅速,能够出其不意打败那些目光短浅的公司,最终占据行业主导地位。
近期,福特CEO接受了《第一财经周刊》的专访。在被问道如何分配时间时,哈科特说,他把工作分为三种:当下业务、近期未来、以及未来。对于福特来说,当下业务就是传统汽车的销售,近期未来是出行方式创新和互联,未来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这三者的时间分配是20%、40%、40%,这就意味着,他每周会花两天时间研究和推进未来的事情。
显然,福特CEO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未来,通过不断的自我革新,商业模式、产品、营销战略和业务关系等方面的创新,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人才的培养
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众人拾柴火焰高”,企业创新管理除了要对企业实力和企业目标了如指掌,还要对员工需求和员工动力高度敏感。
公司要寻找那些创造突破性想法的个人,敢于挑战既有观点,敢于与大众认知甚至是常识说不。这类人他们天生就具备创新能力,同时他们是与现存文化的本质背道而驰。企业要懂得如何通过创新管理使这类人才为企业带来益处。
建立创新中心
创新中心的项目必须具备推出突破性产品的潜力,其价值主张也应当从概念不断向前发展,直至实现商业化。
为了使创新更加具有“成效”,创新中心应该享有单独的预算,并应直接对CEO负责。其团队领导必须具有丰富经验且能得到所有参与将新产品推向市场的各部门的尊重。
随着李克强总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的能力,以上是企业掌控未来的创新法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