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届五张儿,说资深中年不算过分。毕竟半百,再怎么推衍,也挣不脱即将步入中老年行列的颓势。
从毛发渐稀到眼袋频生,颈痛与腰突如影随形。好在身为男儿且地处东北,心大点儿脾性糙些神马都是浮云,不耽误灯红酒绿,不妨碍纵情策马。
王小波书店
日前,刘德华演唱会通过某音直播,俘获8000万人围观。从70后到90后,华仔粉丝的年龄跨度岁堪称蔚为。与其说是对老歌故人的眷念,不如说是对经年旧岁的缅怀。尘封戎马倥偬的轻狂,致敬踌躇满志的孤勇。
不意间,刷到一段90后和60后的对话:
90后——大哥,您认识X佳么?
60后——当然,熟得很!
90后——哎呦,想不到啊!我一直以为您应该只认识那些“霞玉芳红”呢!
霞玉芳红?这是个什么梗?别慌,稍加思忖,恍然大悟。
70后的女性,名字当中带霞、带玉、带芳、带红的不在少数,为此,用“霞玉芳红”指代70年代甚至60后的那代人,实在绝妙。侮辱性不大,杀伤面不小。
其实,我们这些50岁上下的半大老头儿,平日里是不介意直面年纪的。一则体貌不够衰老,二则心态足够年轻。
话虽如此,对于有口无心的误伤,哪怕明目张胆的指认,我们都来者不拒,从善如流。可是,对于处心积虑的编排、煞有其事的嘲讽,我们也是寸土必争、以牙还牙的。
名字是时代的印证,也是民俗文化的表征。与“霞玉芳红”相较,零零后那些“子涵”“梓轩”如今也并非潮气多少。所谓的新陈代谢,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每个年代的高频字词,用精了仍是经典,用滥了必是庸常,道理不悖,勿遗笑柄。
我觉得,如遇不曾谋面的陌生人,仅从名讳即可断其年长或年幼,亦不失彰显中华起名文化之源远和深邃,善莫大焉。
霞玉芳红,触类旁通。
道法自然,美美与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