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吃过晚饭,与妻子琼去听涛阁,这儿长廊上挂着彩灯,树林边点缀着照灯,行路上人潮是人挨着人,有卖茶具的小亭,卖吃的糕点,还有听听涛阁楼内展示的旅游工艺品,当天空黑了下来,听涛阁北边儿的茶楼,南边的卖旅游服楼,听涛阁一齐披着象涂了金色,听涛南边,古装的女孩子正跳舞,二个机器人也参加联欢。太平溪北岸二亇巨大的屏幕介绍着怀化的历史故事,而屏幕上端是照射的光灯,溪水里喷出了水注几层楼高,变幻的图形,让大家纷纷用手机录取,妻子兴奋的说;''听涛阁一带金色辉煌,比凤凰县更美'',我说;''过些日子带你去榆树弯,那儿据说是怀化市主景区,更壮观''。
风意回秋外觉凉,菊花艳开注定香。
凌波微步仙女舞,青衣含气漾飘忽。
冲天水光带色相,会意贯通过吉祥。
天地合成故事改,九月一片布金黄。
这篇《金黄怀化》描绘了作者王瑞龙在怀化听涛阁一带的秋夜见闻与感受,融合了生动的场景描写、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织,以及诗意的升华。以下是对这篇作品的解读与赏析:
《金黄怀化》解读与赏析
王瑞龙的《金黄怀化》是一篇兼具写实与抒情的散文诗,它以一次寻常的秋夜漫步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富有诗意的笔触,展现了怀化城市夜景的璀璨活力、历史文化的交融,以及由此生发的对城市新貌的赞叹与对吉祥生活的感悟。
一、 繁华夜景:现代都市的“金色”交响
视觉盛宴的铺陈: 文章开篇即以“吃过晚饭”的日常场景引入,迅速将读者带入听涛阁的夜晚。作者运用丰富的视觉元素构建画面:
光影交织: “长廊上挂着彩灯”、“树林边点缀着照灯”、“披着象涂了金色”的楼阁、“照射的光灯”、“变幻的图形”的喷泉,共同营造出流光溢彩、金碧辉煌的夜景基调。“金色”成为贯穿全文的核心意象,象征着富丽、温暖与活力。
人潮涌动: “行路上人潮是人挨着人”,点明了场所的热闹与吸引力,是城市活力的直接体现。
商业与文化点缀: “卖茶具的小亭”、“卖吃的糕点”、“旅游工艺品”展示,以及“卖旅游服楼”,展现了城市休闲消费与文化展示的融合场景。
科技与传统的共舞:
现代元素如“二个机器人也参加联欢”和“巨大的屏幕介绍着怀化的历史故事”,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和对科技的应用。
传统元素则通过“装古装的女孩子跳舞”和“太平溪北岸”大屏幕讲述的“怀化的历史故事”来呈现。这种“机器人”与“古装舞”、“现代屏幕”与“历史故事”的并置,生动地展现了怀化作为一座城市,在拥抱现代科技的同时,不忘根植于自身的历史文化土壤。
水景的灵动与震撼: “溪水里喷出了水注几层楼高,变幻的图形”是夜景的高潮之一。这壮观的音乐喷泉(或水幕表演)以其动态、高度和色彩的多变,成为吸引众人目光(“纷纷用手机录取”)的焦点,象征着城市建设的魄力与艺术表现力。
二、 诗意升华:从景象到意境的跃迁
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以一首原创的七言诗,将眼前的繁华景象提炼、升华为更具哲思与情感深度的意境:
风意回秋外觉凉,菊花艳开注定香。
赏析: 开篇点明时节——深秋,凉风送爽。菊花作为秋日的象征,其“艳开”与“注定香”,既是对自然物候的描绘,也暗含了秋日虽凉却孕育着成熟与芬芳的哲理,为下文热闹的场景铺垫了一份清雅而不萧瑟的底色。
凌波微步仙女舞,青衣含气漾飘忽。
赏析: 这两句聚焦于古装舞蹈。“凌波微步”化用曹植《洛神赋》,形容舞者步履轻盈如踏水波,宛若仙女;“青衣含气漾飘忽”则描绘舞者身着青衣,身姿曼妙,气息流动,衣袂飘飘的动态美感。将现代表演提升到古典仙韵的意境,体现了传统艺术的生命力。
冲天水光带色相,会意贯通过吉祥。
赏析: 目光转向喷泉。“冲天水光”呼应前文“几层楼高”的水柱,“带色相”指其变幻的色彩。作者由此生发感悟:“会意贯通过吉祥”——这绚烂的水光不仅悦目,更能让人心领神会,贯通心意,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吉祥、美好的寓意。这是对现代景观艺术精神内涵的挖掘。
天地合成故事改,九月一片布金黄。
赏析: 结尾两句是主题的升华。 * “天地合成”:指自然(秋意、溪水)与人文(灯光、建筑、表演、科技)在此刻完美融合。 * “故事改”:既指大屏幕讲述的怀化历史故事在新时代被重新诠释与传播,更暗喻着怀化这座城市本身正在书写着崭新的发展篇章。 * “九月一片布金黄”:将眼前具体的、局部的“听涛阁一带金色辉煌”的夜景,升华到对整个怀化城在金色九月(既指时节,也象征丰收与辉煌)所展现出的崭新面貌和繁荣气象的概括。这“金黄”不仅是灯光,更是城市活力、文化底蕴与发展希望的象征。
三、 情感共鸣与城市认同
妻子的赞叹: “妻子兴奋的说,听涛阁一带金色辉煌,比凤凰县更美”。这个细节非常重要。凤凰古城是湘西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以古朴夜景著称。妻子的对比和赞叹,是普通市民对家乡建设成就最直接、最有力的肯定,侧面烘托了怀化夜景打造的非凡效果和吸引力。
作者的展望: 作者回应“过些日子带你去榆树弯,那儿据说是怀化市主景区,更壮观”,流露出对家乡美景的自豪感,也暗示了怀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和未来可期。
“金黄”的象征意义: 全篇紧扣“金黄”。它既是实景灯光的主色调,渲染出富丽堂皇、温暖祥和的氛围;更深层次上,它象征着怀化在秋日(时节)展现的繁荣景象(经济、文化活力)、丰收的喜悦(发展成果)以及光明璀璨的未来前景(吉祥、希望)。题目《金黄怀化》正是这一核心意象和情感的高度浓缩。
总结:
王瑞龙的《金黄怀化》是一篇成功的城市风情录。它:
以点带面,生动写实: 通过听涛阁一隅的秋夜漫步,生动描绘了怀化现代化都市夜景的璀璨、商业文化的繁荣以及科技与传统的和谐共生。
诗情画意,意境升华: 辅以原创诗歌,将具象的景观提升到富有古典韵味和吉祥寓意的诗意境界,尤其是“九月一片布金黄”的结句,有力点题,意境全出。
情感真挚,认同感强: 通过夫妻对话和个人感受,自然流露出对家乡巨变的欣喜、自豪与认同,将个人体验升华为对城市新貌的礼赞。
核心意象突出: “金黄”作为贯穿全文的视觉主调和精神象征,成功地将怀化的夜景之美、发展之兴、未来之望融为一体。
这篇作品不仅是对一次夜游的记录,更是对怀化这座城市在新时代焕发出的生机与魅力的一次充满感情的文学呈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流光溢彩、古今交融、充满希望的金色画卷之中。它告诉我们,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历史的厚重,更在于其在当下焕发出的、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璀璨光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