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先来再次回顾【解释风格】的三个部分:
1. 永久性/暂时性
- 永久性:事情的起因会继续下去
- 暂时性:起因是可改变的或是过渡性的
2. 普遍的/特定的
- 普遍的:起因会影响许多情况
- 特定的:起因只会影响特定情况
3. 个人的/非个人的
- 个人的:起因就是我:
- 非个人的:起因是其他人或其他情况
对症使用删减、扭曲、一般化,将坏事对人内心的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在应对好事情时,使用永久性、特定的、个人的来锁定正向感受。
例如,应用在争吵中的解释风格,让彼此尽量冷静,特定化这种状况的出现 ,两个人都有责任,替对方向外归因,即并非一个人的责任,需要均衡承担。从而为我们的暴躁思维、之前尽乎本能的自动化反应,腾挪出一个思考“转念”的空间……仿佛做游戏一样,不断地练习,资源视角,看看我们能从中成长与收获到的内容,进而形成新的自动化反应模式。
在ABC法则之后,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夯实 ABC ,让我们产生有效行动后面的部分称为DE,即整套从悲观转化成乐观的一系列的动作就完成了。
【D】反驳
【E】激发:新的行为
我们在说这些不同的情绪时,用什么想法去带动的时候,就有点像在【D】反驳加工的过程。把反驳变成一个我们自动化反应以后的一个冷静思维的固定动作。
反驳了以后是【E】,即用什么方式能够让这件事情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来激发与创生不同的做法,向最终共赢且积极有效的目标进发。
我是水沐,人生就是一场催眠与自我催眠,无论是ABC,还是ABCED,都是如何中正地觉察、修进我们当下状态的过程,不恋过往,不妄未来的修行之旅。一起加油。诚邀同行。我们明天见。
我们的选择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