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学,倘若问起鲁迅先生,那么文学就是刀,就是剑,一把劈开历史的刀,一把砍出和平的剑,如果文学离开了以广大人民为利益的中心,不敢向弊端挥刀,不敢向恶势力舞剑,那它就不是文学,那它就是安之若怡的“纯文学”,一个带上私有字的文学。
我喜欢文学,不光是因为它的语言,修辞,音韵,最大的原因在于它的立场。
中国文学最辉煌的时刻,我想应该是春秋的百家争鸣了,这里面蕴含了多是中国文学的骨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就像那句话说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气魄吧!至于俯首甘为孺子牛,那个牛,应该是为人民的牛,为正义的牛,为民族乃至社会的牛。
当于近代,中国文学崛起的火炬也是很大的,如新青年就做出过呐喊,企图把封印于岁月下的民族文学唤醒,比如鲁迅的《呐喊》,老舍的《骆驼祥子》等些文艺,都在向真理咆哮。
文学是一种声音,它不应该是纯的,它应该是有色的,它的颜色应该与人民同色,我们丢下了它的本质,所谓的文学不在是那种民族气质的文学了,时代在变,文字的气节不应该变,如果变了,那么文字也不将是文字,它所承载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至于在千百年后的历史它会为此感到悲哀。
有一句话叫:“教育兴则国家兴,国家兴则民族兴,”一句话将教育、民族、国家、天下连接在一起,教育就是文化,文化就蕴含了文学啊,不知道是新时代的悲哀,还是我们这样的人的悲哀——这样一群追求真理的人。
也许,这个社会真的不需要鲁迅这样的一群人,文学也一样吧!有时,纯文学更加可以把伤痛掩埋,可能,不加色彩的纯文学更受这个社会所欢迎吧!
仅个人见解,如有不刊之论,联系立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