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先是从青姐那得来黄帝内经的开篇之十六字,后又得巧,在小红书看到窦文涛与一道士言谈,也有涉及。且道士精神矍铄,言谈有深意。窦提出“内守与外放”——看景色要含蓄的看——收摄心神的看。道士则评价窦说,此则道破天机。就引起很大的兴趣。
于是就搜索这一道士的谈话,出自铿锵三人行“云中访仙”一期。看到道士一段,仍回味深长。故此再加大对这几个字的学习。
然而就像学习任何一样事物一般,学点皮毛,就扔之去之。效用仅发挥几天作用,就犯欲望的错误。今日又将精神外泄出去而且收不回来。比如早晨开车出去(本该帮着处理装修事宜),就想尽快折返,因为心里总记挂着昨晚的利好消息,如何体现在今日的市场之上——像是验证一些东西一般(股市的真实感)。
折返回来,操作一番。精神外出。
此精神外出,归咎到事务安排不够妥帖上。有事情要做,就好好去做,无论是装修房屋也好,验证股市也好。一次就处理一个事情。
说回,铿锵三人行。这是今日想说的重点。
谈铿锵三人行,不得不提窦文涛,提窦老师,不得不提最早进简书时接触的岛城倦客姐。那时窦文涛的节目还是圆桌派(当下仍比较高度的认可此节目)。如今已是历经三年的铿锵三人行。
如何好长时间的未看我是忘记了。可能会员到期了,可能某一期的索然无味了。那时留下深刻印象的真是不少,好多言论,都在脑中。
看完云中访仙。继续一发不可收拾,昨晚失眠起来看大漠治理风沙一期。治理风沙的经理人侃侃而谈,尽管足够谦卑,但神态言谈中不乏有救世主上帝视角姿态,像是某种传教士。然而窦文涛就是有足够的能力破除开。用一种乐观的劲头击败暗自消极的悲天悯人之感。当时他俩的对话是对于整个社会系统的讨论。那种思维观点的来回转换,如此让人着迷。这是足够文化功底的展现。
上午又看了礼乐耕读上下两期。这两期简直就是人间世外桃源。戴老板(耕读书院老板)的所做(他的言谈风趣有味道),陈其钢的对话。他们所做所为,就能让人神思不断——原来真的可以活成这样。
对于这两三期的观感,像是重新又拉人回到以前的某种境地。抛开外物的嘈杂,重得内心的安静。
是好好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