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直译:活着的人考察自己和万物的实践不是固守而一层不变的,正因为这实践在不断变化所以才是变化之母,变化的源泉。而这变化的源泉,才是通向认识天地的根本的一扇大门。以上就是人认识“道”的方式,这样得到的现世之道,用在人的当下实践中,其作用用之不尽。
《老子》与医道:上述的方法论指导的实践构成了一切研究的基础。学科也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论,不能将其神话。
医治人,不是一层不变的,即使看到了同样的结果,也要明白了这个结果产生的路径,才能够很明确的知道病症的由来,这个才是正确观点。针对同样的症状去治,评价效果是否可能就只能双盲了。为什么呢?因为做药的人不管病怎么积累起来的,只是去抑制症状,只会出现很多很多的现实悲剧。
例如,高血压的患者岁数大了都会行动不便,去看看说明书,副作用里面都有肝损伤的警告,而肝主筋,筋不能动,如果能够行动便利?因此,治病的眼光一定要放长远,只为了眼前便利,就会让民众在生病时饮鸩止渴。例如,当年盛行的安乃近,阿司匹林,还有一些止咳药水,现在是不是都禁止给儿童使用了?为什么?那种破坏肝肾和肠胃的药物,长期使用,对儿童的损伤将来会伴随他们一生。眼光放长远,该用什么药物,不该用什么药物,大致就有了端倪。
人们认识道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是本章的基本意思。知道了变化的由来,才是打开了一扇大门,让自己的思想活跃在怎么用灵活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去解决需要面对的问题。医学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这个方法论包含着极大的范围。说是天地之根也是不为过的。
道,最为愉快的就是在现实中应用,会有很复杂的事件过程,也许只会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但是,人们经常只记住了结论,而忘记了结论的推导过程,因此就常常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例如用药,只会进补,不会泻。导致本来两条腿走路,变成了一条腿,实践起来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而且是解释不清的。只有方法论上难题被攻克了,显示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