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作者: 小竹筏儿 | 来源:发表于2017-11-18 23:36 被阅读75次
用身体丈量朝圣之路

想必看过《冈仁波齐》的人,都被那场跋山涉水、风雪无阻、匍匐前行的朝圣所震撼吧

但我震撼的并不是他们转山转水转佛塔的虔诚,毕竟自始至终我都在对他们生活环境卫生概念评头论足。

他们真正让我折服的,是善良、感恩和友好的氛围。

都是互不相识的人,他们可以热情地吆喝着过来分享茶水食物;为了命悬一线的人,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宽容他人的过失;因为车子无法前行,一位老人没有半点犹疑地邀请他们在家中留宿,而他们则停下千里迢迢的脚步主动帮老人家耕地……

一年的时间,两千四百公里的路程,除了一致的和谐,我没看到一幕争吵,没听到一句"不",没感觉到半点浮躁。所以,我相信,必定是善良虔诚的信仰养育着他们。

然而,再环顾我们四周,我们总会看到各种骂街干架,各种欺骗利用,总会听到各种搬弄是非,各种幸灾乐祸……甚至对于这种浮躁、不和谐、不公平,绝大部分人更愿意将其定义为"现实",而不愿意承认自己就是助纣为虐者之一,更不愿意形单影只地与这一切孤军奋战。

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里说:“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就好像水泥搅拌器里的石子一样,运转起来之后,身不由己,使我们感觉到,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而是文化问题。是的,我很赞同他的观点,但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不也是从最初的一传十十传百源远流长地传承下来的吗?

心灯.长明

所以,我坚信,善良会创造善良,温和会培养温和。我们不求一朝一夕的巨变,只求每个有着善良初衷的人可以做到勿忘初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古人常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并不只是因为小恶或小善会伤害或者帮助到他人甚至本人,更是因为小恶或小善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身边的人,从而形成社会的一种风气。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上学路上有位独居高龄的老婆婆,我们经常看到她佝偻着背弄柴火。二堂姐每次放学一看到她都会主动去帮忙,我看到二堂姐这么做,就加入其中,然后其他两个发小见了,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队伍。再然后,堂姐也就很光荣地被我写进了《我最敬佩的人》的作文中。

高中的时候,我们都喜欢带咸菜去学校和室友们一起分享着吃。记得有次好闺蜜可可从我的咸菜里挑出了一根短头发,我见她默默地用手指把头发拿出来,然后毫不犹豫地把那勺咸菜吃下去了。事后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了一句很简单却让我记忆犹新的话:我怕你尴尬,也怕你难过。因为这句话,我也慢慢地学会了考虑顾及他人的感受。

大学的时候,有次好闺蜜玲玲的弟弟请我们吃饭。当我吃饱放下筷子的时候,她弟弟的女朋友友好地问,你吃饱了吗?在听到我说吃饱了并回问她时,她笑着说,其实我早吃饱了,怕你一个人吃没意思所以再陪你吃点。那时,我才明白,原来这也是尊重人的一种方式。

我必须坦白,我并不是一个善良、温和,懂得无私付出、助人为乐、尊重包容的人,否则那年黑板上我的名字下面不会连"正"的一横都没有。而如今,我之所以有这么些个知心好友,这么快融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全是因为一直以来,我身边都有那么几个人,他们的或只言片语,或从心而细小的行为在默默地感染着我,教化着我。同时我也明白,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点点滴滴,也必定会在某个时候感染到了其他人。因为老大常跟我说,我们科室的氛围比以前好很多了,她很开心。

其实,相比于"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我更愿意相信,在这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相抗衡的时代,绝大部分人内心深处都有向善的种子。只是有的人让它破土而出,慢慢生根发芽,开枝散叶,而有的人还在所谓的身不由己中挣扎罢了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上次去信记社区量血压,量到一半的时候来了一位老阿姨,她拿着数码相机一个劲地拍我给人量血压的场景,并对大家说,这也是一种善举,我要宣扬宣扬,让大家看到正能量一面,而不是每天只看到那些负能量。有位叔叔说,这些每天网上都有。可阿姨却说,有是有,但我也想以自己的方式做下宣扬。

当时听到这句话,我很感动,心里暖暖的。并不是因为阿姨要宣扬我的所谓善举,而是在这些习以为常的义务服务中,更多的居民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有的人还对服务质量各种不满。而且,阿姨愿意宣扬这种小善,想必生活中她也是个爱行善的人吧。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善,并不只是雪中送炭的善举,而是善念,善的信仰。因为一个有善念,对善有信仰的人,他必定是个温和、知足常乐、知恩图报的人,他也必定是个有着宽广胸怀、助人为乐、善待他人的高品质的人。这种人总会让人一眼见着就舒服,因为,相由心生。

恶念,不仅像恶性肿瘤一样,在一个人体内继发转移,消磨意志,也会像传染病一样,造成爆发大流行。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做的不是一边抱怨一边积极参与,而是要做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孝.善——唇亡齿寒

我们总会在网上看到,某个慈善之夜,某个明星捐了多少多少,然后网友们就在那条新闻下铺天盖地地评论,甚至还有网友对某个明星的捐款额大作文章,各种声讨,各种揭露,各种愤愤不平。

有时是不是觉得这些人很可笑?我想问:明星的钱难道不是通过自己辛苦打拼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人家通过努力提高了自己的身价,凭什么人家就得多捐款,而你却连一元钱都不肯捐,却好意思在那甚嚣尘上!

是的,现在社会透明度大大提高,各种恶行被披露,各种善行也在被宣扬。可我反而觉得,人们在被善行感化的同时,更多的是杯弓蛇影的不信任和视而不见。

以前在街上看到乞讨,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捐出一枚硬币。而现在,我们会带着"睿智而锐利"的眼神像法官似得审判着那些人:这人残疾肯定是假的,这人肯定是装死,这人家里没准比我还有钱……然后头也不回地就走了。甚至有些人,嫌弃地选择性失明。

这些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诽谤,而是我的现身说法。所以很多时候,我会觉得充实感低,价值感低。而当我做了一次小善举时,我就会觉得心里很开心很明朗。可这并不是因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而是可能,这就是善行会让人上瘾的原因吧。

不瞒大家说,从去年五月份知道众筹开始,我捐助了9个人,额款总共只有80元,可能这比某个人一次捐款都少,甚至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就像有些人说的,全世界每天都有那么多处于危难中的人,我根本帮不过来,所以只好选择不帮。

一开始我也想视而不见,可是我发现那样想那样做后我心里就有点不能释怀。所以现在每次看到朋友圈有熟人作证的筹款,我都会捐一点,毕竟我可以不做那捐款最多的人,但不可以做"拖后腿"的那一个。再说全社会哪怕一人一元,也算是个不小的数字呀,所以可能我们每个人只需省下一根油条的钱,就挽救了一个人的命,一个家庭的幸福。

一沙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ay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