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小龙虾是咱们中国的原著虾,直到有人说,小龙虾原产南美。难以相信,就百度了下,跳出来三种说法:一原产南美,二原产南美加中美,三原产北美。想想自己并非专业人士,用不着纠结小龙虾的故乡在哪里,又没有义务帮小龙虾找故乡,以百度的说法,就笼统称原产美洲。
如此,我还是小小地惊奇了会儿,从来没有想到小龙虾也是跨洋过海移民来的。老以为只有中国人好小龙虾这一口,百度时无意发现,美国也不乏小龙虾爱好者。

就在2018年,有一个中国的水产考察团一行8人,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来了场小龙虾寻根之旅。别以为这是打着小龙虾名义的旅游,考察的成果体现在一篇非常长的报告里,详详细细介绍了路易斯安那州的小龙虾养殖状况、加工状况、餐饮状况,以及小龙虾美食节,还有数位研究小龙虾的首席科学家照片。其中一张美食节煮小龙虾的巨型水槽,直让我叹为观止,美国人吃龙虾的劲头,真跟咱们有得一拼啊!

作为一个非吃货,我对小龙虾缺乏足够的热情,吃起来不过两三只就打住了。某次由我主导的家庭聚会,正逢小龙虾上市季节,服务员推荐小龙虾,我就点了一斤。等到小龙虾端上桌,我的诸亲友意味深长地看看我,嗯,什么状况?我问。“你点的龙虾,呵呵!”呵什么呵啊,怎么啦,我问。“太少了,这一盘不够一个人吃的。”好吧,经此方明白,一般小龙虾,以三斤打底,一个人一餐吃三斤,不在少数。 不是本人小气,实在是不懂吃货的心啊!
早些年,有人说,小龙虾不能吃,都是生长在污水沟里的,这个我以自身亲历,表示反驳。很多年前,我在武汉读军校,学校后面有成片的藕塘,藕是长在泥水里的,出污染而不染嘛。就在这些藕塘里,还生活着大量的小龙虾。6月份的周末,我们就相约着一起钓龙虾。工具有一个脸盘,一根竹竿,竹竿尽头拴一根长长的线,线的另一段绑块小小的生肉。靠着简单的工具,半天可以钓满一脸盆小龙虾,端回厨房,请厨房兵大哥煮一煮就可以吃了。我对美食的记忆,通常无关美味,总是和食物相关联的亲情友情和好玩的情节。所以,当年的小龙虾味道如何,记忆力一点都没有,钓龙虾的欢乐,却至今尤可回味呢。而我也由此推断,野生小龙虾在泥水塘里能够成活,养殖起来应该不难,污水沟里可能也能活,但那一点量想必不够咱人类吃的。
眼下,又到了小龙虾的最佳食用季节,一个小龙虾美食节是极其应景的。虽然,我们不能像路易斯安那州那样,搞得轰轰烈烈,还要选什么小龙虾女王之类的助兴,就咱员工餐厅里,红彤彤的小龙虾排排坐,给平淡的食堂餐,增点乐趣吧。
以下是吆喝,吃货看过来:
小龙虾美食节倒计时第七天
6月17-20日,小龙虾美食节将在上报的食堂里华丽丽地拉开,员工可就近品尝新鲜小龙虾。四种口味——冰镇、原味、麻辣、十三香,总有一种和你的味。堂吃加外带,供你坐在食堂里——优雅地吃;带回家里——无拘无束地大口啖。
堂吃安排:17-18号,威海路755号10楼餐厅,午餐/晚餐。 19-20号,延安中路839号6楼,午餐/晚餐。
外带安排:17-20号,预定,威海路755号10楼、延安中路839号6楼同时开展。
美食节期间特别向上报员工推出团购预定优惠价,凡上海报集团及所属企业均可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