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定下了去美国读书的目标,我发现我的启蒙更有动力了,同时我会有意识地将这个观念灌输给孩子们,尽管美国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陌生的存在 ,他们时常问我为什么要去美国读书,难道不可以在中国读吗?对此我的回答是:据说美国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至于是不是真的如此,需要你长大后自己去感受。但是到美国,你可以认识不同肤色和国家的朋友,应该会特别有趣。
同时我对于《随口说美国》的节目也更加关注,这个节目不仅让我刷新了许多对于美国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对主播自由君有了许多认知,更让我感受到了梦想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自由君通过自己的赴美亲身经历,将美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移民、趣事一一娓娓道来,让我都对美国产生了向往。因为我清楚地记得他的一句话:美国是孩子和女性的天堂。在这里,孩子和女性将会得到各种周全的保障,我想我的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读书应该是幸福的吧。
按照我的计划,孩子们在国内的教育重心也发生了悄然变化。我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崇尚分数,也不会再像多数家长一样让孩子迷失在题海战术中。他的口算算得慢一点,我觉得没什么,我相信日后生活中不断地应用会他更熟悉,又何必急于一时;他认识的汉字少一些,我也不焦虑,因为我相信他只要爱阅读,识字量最终不是问题;他喜欢画画,我给他找了一对一的老师,费用虽然昂贵,但是我更看重老师带给他的艺术熏陶体验;唯有一点我比较在意,就是每天的英语启蒙,不可以间断,因为我认为语言习得贵在持之以恒。
通过接近十个月不间断地输入启蒙,开始有了起色,特别是最近,他们开始有意无意地喃喃自语,全部都是平时输入的内容,而且对于我平时简单的生活口令,也几乎全部能听懂。
为了加强平时的输出锻炼,我采用了群里诺诺妈妈的建议,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激发他的兴趣;同时利用美国万用家庭英语,尽量将家庭场景中可以利用英语的都有意识地用英语表达,不要求重复,先要求听懂并执行,偶尔他们也会回应。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的英语真正有用武之地,不至于被束之高阁。
孩子都是有惰性和贪玩性的,我还会充分利用老师的权威。儿子的英语Candy老师,很年轻很有爱心,最重要是特别喜欢他。我会不定期地和老师交流孩子的英语启蒙情况,并让老师在学校多鼓励他,这样他回家就能更投入地点读。
昨天我为了完成社群出节目的任务,突发奇想带孩子录英语故事。本来是为了凑数,却没想到激发了他的输出热情,他甚至要求将所有的小猪小象都录一遍。无心之举却带来意外惊喜,这让我深受启发,只要我们用心,任何场所、任何情境都可以启蒙。只有我们真正将启蒙幻化于各种形式充斥到生活中,还会害怕启蒙没有效果吗?
经历了迷失和低谷,我又再一次充满希望,走在启蒙的路上。
感谢大家的耐心,让我的絮絮叨叨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