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天时间安排的很紧凑,上午去参观黄洋界保卫战遗址、红军造币场、小井医院,缅怀小井医院牺牲烈士;下午参观井岗山博物馆,到北山烈士陵园凭吊烈士。

晨七点半出发,去黄洋界。
景区客车经上井村,沿盘山公路羊肠而上。


山路通常很陡,这里是悬崖。

到了黄洋界了,这里是黄洋界保卫界的一个哨口。


在巨幅黄洋界保卫战油画前,听讲解员讲解黄洋界保卫战过程。
这幅画长12米,宽8米,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油画,由四位大师联合绘制,生动展现了当年黄洋界保卫战场景。


当年黄洋界,为了便于发现敌情,树木基本上都被砍光了,现在满山树木都是后来飞机播种下的。


黄洋界纪念碑上,拓伟人书西江月词一首,歌黄洋界保卫战。
词中原书异体字“砲"声隆,后文学界郭大师向伟人建议,把"砲""石"字旁改为"火"字旁,成现今模样。


这个纪念碑当年是木碑,伟人曾在这里木碑前留影。



参加干部培训团,一同拉练。

黄洋界上炮声隆,就是这样的一门迫击炮,当时只有三发炮蛋,前两发受潮,哑了。
第三发是争气弹,正好命中敌指挥部,并引发周边弹药连环爆炸,加上四周群众摇红旗呐喊:"毛委员回来啰!红军主力回来啰!"
吓得敌人连夜逃遁。




那时井岗山红军主力去了湖南,留守兵力空虚,黄洋界上只有两个多连,300多人,大战敌军四个团,创以少胜多惊世战例。
这里上演的可不是空山计?惹伟人若干年重返井岗山,唱一首《空山计》。

(二)造币厂
设在上井村的红军造币厂。

这个银元是墨西哥版,模子是缴获的,只在鹰的左上角上加了"工"字,因此也叫工字银元。



简易的造币机器。
这样的冲压机、滚边机,竟然一天也能造出四五十枚精致的银元。


当时这种工字元流通范围造的不多,流通范围很窄。



红军造币大师:谢氏兄弟。

(三)小井红军医院
小井医院,是红军就地取材建起的医院。
现为复制的,原建筑被反动派烧毁了。





药品主要靠自己上山去采。


这个雕像讲的是师长赠盐的故事。
师长张子清把发给自己消毒伤口的盐送给战士,自己却伤重不治牺牲了。



130名红军伤病员,在这里被偷袭的国军抓获,无一肯说出红军主力的去向,被集体枪杀。



这位是幸存的红军医院党支部书记,后为高干,为革命献出一生,逝世后魂归井归,安葬于小井医院遇难烈士边。
她不准为其建坟立碑,只以石示其安葬之所。

我们集体向小井医院烈士三鞠躬,绕墓一周,以示哀悼和追忆。

(四)去彩虹瀑
烈士们为之献出生命的地,现今风景如画。





彩虹瀑前,雨星纷飞。



(五)井岗山革命博物馆



馆内分五部分,介绍了井岗山根据地革命史。







井岗山人民传唱的歌谣。






井岗山区模型图,方园四百里。

井岗山精神永放光芒,来此受教育者络绎不绝。


(六)北山烈士陵园

牺牲的烈士们。





祭扫毕,已近下午五点,向南昌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