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努力”吗?
Hello,你们好呀!我是你们的Teacher wang。
我们一直都在宣扬努力的意义,但在真实生活中你的“努力”和他的“努力”可能还真不是一回事儿。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难道是“天赋”?难道是“运气”?当然不是,而是有些人不是傻傻地努力,而是他的努力更符合“刻意练习”而已。我们详细说一说“刻意练习”吧。
首先我们要搞懂一件事情,无论孩子想要掌握什么能力,如果没有充分地练习,他是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动的。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练习可以把低层次的思考变成自动化,给大脑留出更多的空间思考更为高层次的事情。

其次我们要帮助孩子进行刻意练习。
1. 拆解学习任务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特点,他不喜欢一连串吸收那么多营养,相比较下,它更喜欢我们一小口一小口喂养它。所以,我们要把孩子复杂的学习任务拆解成很多具体的小块,分别反复练习练到自动化阶段。其实这一点也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因为有时候孩子真的不理解你让他复习一下这篇英文阅读,他不知道怎么复习?从何开始?等等问题。那我们可以和孩子说:“我们复习这篇阅读从以下3个方面开始,分别是朗读-练习语音语调;语法-不太理解的语法;好词好句-日后积累”然后再跟孩子说每一步具体怎么操作。这样的拆分孩子的大脑中对他要做的这件事情非常的清晰明了,他也不会有很大的压力。
2. 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
最好的学习就是每次都能够从反馈出获得新的进步。在学习任何东西时,一定要有反馈,这里面的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这两种反馈搭配在一起使用的效果最好。另外我们要注意无论是我们给孩子任何反馈的时候一定要越具体越好。比如表扬小明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我发现你这几天英语作业正确率很高呀,尤其是阅读题上面,太棒啦,要继续加油呀!批评小明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我刚看了你的英语作业,很多粗心的地方,几乎都是动词三单形式变化规则有错误,你这个方面一定要加强了。我们时刻要让孩子知道我哪些地方要继续保持,哪些地方要改正,要加强。
3. 走出舒适区,走向学习区
我们要想进步,就要有一点痛苦。这个痛苦就发生在学习区里。因为学习区中的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完全掌握,多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中。在这个区域里学习你会感觉有点费力,有点不舒服。但只要我们用心钻研,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比之前进步很大。所以突破舒适圈真的很有必要。
其实“天才”背后的秘诀只有一个“刻意练习”。努力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努力的方法更为重要。恭喜你们今天又比昨天更博学了哟!让我们一起加油加油!Goodbye,明天见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