饷午时分,一位青年站在海边,情绪低落的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
这青年不到三十岁,他个子高瘦,长相稚嫩,眼神深邃而又忧郁。他呆呆的望着大海,内心无比沮丧和低落。他怎么了?唉,他失业了。
这失业的青年姓林,名叫钟一。从小,他不爱学习,调皮捣蛋。对于犯了错误的钟一,父母教育的唯一方式就是责骂。由于从小受到过多的指责,他的内心变的敏感自卑。一个自卑的人,做什么事都觉得自己做不好。其实,不是做不好,而是不相信自己能做好。
年少不识愁滋味,欢乐还是占据了童年。每到周末,钟一就会跟他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闯祸。不过,有一个人,他们是从来不跟他玩耍的;那个人是谁?那个人叫‘别人家的孩子,
每次闯祸或者成绩考的不好,他们的父母总会气愤的质问他们,‘’你为什么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他们都讨厌这个“别人家的孩子。
在钟一和他小伙伴的父母眼里,他们不爱学习,调皮捣蛋,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温顺、听话、懂事;更重要,这个‘别人家的孩子’的成绩还非常优秀。不过,他的这些优点,钟一他们并不在意。
不得不承认,钟一的成绩确实糟糕。他的成绩有多么糟糕?这么说吧,他语文考的很糟,英语考的更糟,数学比英语还糟。在所有科目里,他最讨厌的就是数学。在数学老师眼里,钟一是个怎么都教不会的笨蛋,而在钟一眼里,数学老师则是一个傲慢而又愚蠢的傻瓜。他看到数学老师就烦,数学老师看见他也厌恶。数学老师厌恶他,就像他厌恶老师一样。
由于学习不好,钟一初中毕业去了一所专科学校。虽然他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但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去专科学校学一技之长。可是,在专科学校,他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时光飞逝,转眼他专科学校毕业。毕业以后,他来到工厂当了一名机床工人。这一年,他刚满二十岁。
这个时候的钟一个子高瘦,一脸稚气。他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却显得温文尔雅,他虽然没有多少知识,但却随和谦逊。跟所有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一样,他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和希望。年轻时天真和幻想,只不过因为缺少社会的阅历和洗礼。
到工厂以后,钟一学徒三个月便出徒了。他不怕吃苦,也不怕受累,他期望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让父母的晚年能过得好一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的努力不仅没有得到认可,就连自己的辛苦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从希望变成 失望,从失望变成沮丧,又从沮丧变得不满和愤怒。
随着时间的推移,压抑和沮丧的情绪不断在他的心里膨胀,这种无法排解的情绪也让他几近崩溃和窒息。曾几何时,钟一还是一个乐观随和的青年,可如今却对周围的人感到厌恶、排斥和憎恶;曾几何时,钟一还是一个有幻想、有激情的热血青年,可如今却变得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对周围的一切感到轻蔑和藐视。他没有改变生活,生活却改变了他的性格。
几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钟一非但没有适应这种生活,反而越来越感到厌恶、沮丧和颓丧。他不仅无法融入生活,就连跟他一起工作生活的那些人,他也越来越觉得与他们格格不入。更让他感到厌恶和憎恶的,他身边的这些人,总是向他展现阴暗和丑陋的一面。
他周围的人不仅言不由衷、表里不一,而且自私自利,喜欢在背后说彼此的坏话、挑彼此的毛病、揭彼此的短处;虽然平时见面都面带微笑、显出一副真诚的样子,可背后却相互为难、故意使坏。他们对人的评价既不实事求是,也不客观公正,议论别人也总是带着狭隘和偏见。他们很少会发自内心的赞美别人,即使夸赞,也是出于冷嘲热讽、迎合巴结。
宽容、谅解这些美德是很难在这群人身上看到的。大家平时显得友好亲切,可工作中他们会为了一点利益斤斤计较,为了一点小事而翻脸争执。有时,为了一点利益不仅会争得面红耳赤、说一些难听的话,甚至还会大大出手。在这些人里,有两种人让钟一尤其感到厌恶和憎恶。
第一种人心眼很坏,他不仅喜欢幸灾乐祸,更乐于搬弄是非。他善于装出一种虚假的真诚和关心,去挑唆、激化人们之间的矛盾。当他看到自己的计谋得逞时,他竟会发自内心的快乐、高兴和得意。这种人心里病态,心灵也扭曲。但这种人,比大多数人都要圆滑,但也更胆小怕事。
第二种人比第一种人还坏。他不仅坏,也更为阴险狡诈。他的狡诈之处在于他给自己戴上了一副伪善的面具。
平时,这种人总是乐于帮助每一个人。取得别人的信任之后,他得到了很多人不愿意透露的隐私。可得到别人的隐私之后,却在背后偷偷告诉别人,让人们彼此厌恶和藐视。很多人之间产生的仇恨,就是因他而起。
这种人让人误以为友善,其实却最为尖酸刻薄、自私自利。心眼也最坏。为了利益,他什么不要脸的话都能说,为了金钱,什么无耻的事都能做。
这种人虽然无耻,但却善于投其所好、揣摩别人的想法。善于拍马溜须、巴结讨好迎合领导的意愿和心思。他虽然有时会奴颜婢膝到下贱的地步,可平时却是一副装模作样、装腔作势的姿态。这种人不仅让人感到可笑、恶心,更让钟一感到痛恨。
这种杂碎一个人的时候,脸上常常会露出一副阴险得意的嘴脸。他为什么而得意?阴险之人自有阴险之人的乐趣。
“要善于生活,哪怕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时候。”有位名人曾这样激励别人。可钟一不仅无融入生活,而且这种生活让他越来越难以忍受。
“要有勇气,要永不气馁!”又有位作家这样激励别人。可钟一不仅感到气馁和沮丧,更糟糕的,他开始变得消沉了。
每当到了夜晚,钟一常常会一个人漫无目的走在街上。他要走去哪呢?那里也去,那里也不去,只是这样漫无目的的走着。每当这个时候,他多么渴望生活中能能出现一个愿意交谈的人,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一个能给他安慰的人。可当他每当他转过身来,除了街上行驶的汽车,身后空无一人。
唉,这种沮丧的生活还是把钟一压垮了。当一个人失去勇气、丧失希望,当一个人压抑沮丧、内心消沉的时候,那么这个人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愚蠢而又可怕的想法。这个想法人人都会有,但却没人愿意说。什么想法?------唉,直说吧,走进坟墓,离开这个肮脏而又丑陋的世界。有时,灵魂的死亡,也是心灵的解脱。
每当钟一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理智便与他的内心进行最后的搏斗。每当这个时候,理智便对他说,‘如果你走了,你的爸妈怎么办呢?他们在变老了,他们需要你的照顾了。’是啊,钟一的父亲已经长满了白发,他的母亲也被辛劳压弯了腰杆。他们在变老了,他们真的开始变得老了。
生活一如既往的往前流逝,钟一每天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在机械的生活着。而此时,钟一深深的感到自己需要一个女人。无论灵魂还是肉体,他都需要一个女人。可是,他又不相信爱情。
青春年少的时候,他喜欢过一个女孩。可那时候年少懵懂,他把对那女孩的喜欢一直埋藏在心里。直到毕业,他也没有勇气说出来。这是他喜欢的第一个女孩。第二个让他心动的姑娘是在他参加工作以后遇到的。他喜欢 那个姑娘,而那个姑娘也喜欢他。可因为自卑,他却没有信心和勇气跟她在一起。因为自卑,他觉得他配不上那个姑娘。因为自卑,他觉得他没有资格跟那个姑娘在一起。唉,真是可悲,虽然他们彼此喜欢,可因为自卑,钟一宁可失去也没有勇气跟她在一起。----到后来,那姑娘选择了别人。
失去这个女孩对钟一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这次以后,钟一就越来越不相信爱情了。准确的说,他相信爱情,只是不相信爱情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生活的压力的增大,钟一越来越感到需要一个女人。过了青春的年纪人,即使不相信爱情,也开始渴望婚姻,也开始渴望能找一个可以依靠、一个可以安慰寄托的人。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认。钟一也是如此。他虽然不愿承认,但内心却对爱情婚姻有了渴望。可是,他又不相信爱情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生活的不公和幻想的破灭让钟一越来越感到厌恶和沮丧,周围人的阴暗和丑陋也让他越来越压抑和憎恶。怎么办?离开这里?可他沮的的发现,很多年轻人跟他有同样的境遇。因为,他所经历的一切,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风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