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 第七十九章

道德经 第七十九章

作者: 制心一处_无为而无不为 | 来源:发表于2022-10-08 06:25 被阅读0次

道德经 第七十九章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①,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②,而不责③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④。天道无亲⑤,常与善人。

[译文]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注释]

1、报怨以德:许多学者都以为此句原在六十三章内,但据上下文意应在本章内。

2、契:契约。

3、责:索取所欠。

4、司彻:掌管税收的官职。

5、无亲:没有偏亲偏爱。

【易解】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难以消解的余怨,这怎么能算是完善?因此,圣人凭契约关系来确立自己的主导地位,绝不无依据地责成于人。有德的统治监察契约的订立与履行,无德的统治注重于税赋的收敛,只索取无条件的单向供奉。完善的系统运营机理是普遍平等,无所偏爱,但又具有奖掖良善的健全功效。

叶曼先生讲《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和大怨,必有余怨,

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德以和之,其伤不复,故必有余怨也。

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

左契防怨之所由生也。

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

有德之人念思其契,不令怨生而后责於人也。

无德司彻。

彻,司人之过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夫怨生於妄,而妄出於性,知性者不見諸妄,而又何怨乎?今不知除其本,而欲和其末,故外雖和,而內未忘也。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契之有左右,所以為信而息爭也。聖人與人均有是性,人方以妄為常,馳騖於爭奪之場,而不知性之未始少亡也。是以聖人以其性示人,使之除妄以復性。待其妄盡而性復,未有不廓然自得,如右契之合左,不待責之而官服也。然則雖有大怨戀,將涣然冰解,知其本非有矣,而安用和之?彼無德者,乃欲人人而通之,則亦勞而無功矣。徹,通也。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天道無私,惟善人則與之。契之無私,亦猶是也,惟合者則得之矣。

相关文章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解读。 和大怨,必有余怨; ...

  • 初识《老子》第79章

    第七十九章四十一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七十九章四十一言。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

  • 2018-02-17

    【读经悟道】慎始善终,因果之道---《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2017-03-19 20:55 · 字数 994 · ...

  • 百字瞻瞻7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道德经 . 第七十九章》 饮食香甜,服饰美好,...

  • 天道无亲 恒与善人

    ——《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原文: 1、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2、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

  • 经典整理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整理时间:2019-04-23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经典整理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

  • 每日学习分享

    6-90/Day22/有效学习,从每日复盘分享开始 【2022.5.7/个人成长篇】《道德经》德经篇:第七十九章 ...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释义:上天不分亲疏,经常眷顾善于顺应天道的人。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全文如下: 和大...

  • 学习笔记丨得理也要让人

    《道德经 第七十九章》 "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释义:圣人虽然手执借据,却并不责备责难欠债之人。 得理也要让...

  • 学习笔记丨得理也要让人

    《道德经 第七十九章》 "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释义:圣人虽然手执借据,却不责备责难欠债之人。 得理也要让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 第七十九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ff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