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一种教育改革会被称为“三姨太”?

为什么一种教育改革会被称为“三姨太”?

作者: 老水写 | 来源:发表于2016-08-28 19:49 被阅读0次

作者:程涵悦


三疑三探:

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所以用八个字更能全面地涵盖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即“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课堂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

后被戏称为“三姨太”。

在河南西峡兴起并迅速风靡全国的“三疑三探”模式在落地河北涿鹿时遭到了家长和教师的抵制,执著以该模式来实现教改的当地教育系统负责人郝金伦以辞职谢幕。事后,郝金伦被媒体塑造为“悲情英雄”甚至是“殉道者”,当然也有人反思“教改”不成功的原因在于“水土不服”、行政力量过于强势等等。

西峡一中确实创造了升学奇迹,“三疑三探”也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那么是否意味着既符合当下教育的功利需要又能够对于学生的“素质”有所提升的“三疑三探”就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呢?如果是这样,那么郝金伦的失败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经验;如果不是,那么我们的教育改革又应该从何谈起呢?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我们确实发现了当下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比如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价值观教育缺失等等,因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改革”来“救赎”当下的教育。当然,有些人将当下教育批作洪水猛兽、视作祸国殃民的根源,有些人则不但要改革,甚至要“革命”,彻底推翻当下的教育,重新建构。

正如王本陆老师所认为的,中国的教育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结束科举制意味这现代教育的开始,继而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建立健全我国的教育框架,并扩大规模,使得更多人能够接受教育。发展到今天,教育已经进入了“质量提升”的阶段,因此全盘否定这百年来的摸索与建设是极为不明智的,但是鉴于教育缺失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这一阶段我们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稳健”的改革,提升我国的教育质量。革命不可取,但是“改革”是当今的迫切需求。因此可以说,郝金伦的尝试确实符合时代的需要,是具有历史使命感的体现。

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要改什么?怎么改?

“核心素养”的提出让中小学校重新思考人才培养目标并着手构建课程体系;西方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引入使得学校争相开始摸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当然,更多的学校立足课堂,开发出兼具“高效”与“民主”的优点的教学模式,并且迅速推广。郝金伦从西峡一中移植到涿鹿的“三疑三探”就是与同样风靡全国的杜郎口模式类似的新型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做中学”,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深度学习”,培养合作、学习、创新、质疑等等能力,同时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升学率,看似极为完美。从这个角度而言,这种教学模式本身有可取之处,郝金伦的初衷也算是十分“美好”的。

但是“改革”并非是高高在上的目标,而是切实的行动与效果,同时真正的“改革者”并非是提倡改革者,而是为数众多的“改革者”与“被改革者”,如何同心协力就成为了关键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河北涿鹿的“三疑三探”教改并没有处理得当。

“三疑三探”作为一种固化的教学模式,在西峡一中实行时得益于提倡者杨文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直接指导,而在涿鹿,郝金伦在简单的培训之后就在全县迅速铺开,并没有考虑到教师的适应和理解,更没有考虑到教师的接受度。事实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有很多,试点、宣传等等都可以缓和教育决策者和实行者、接受者之间的矛盾。

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家长对于全新的教学模式的不信任和反对,这可以理解为涿鹿的教育决策者在实施层面的程序性问题,而是在人们关注这场“教改”失败的原因时,是否发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本身存在着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杨文普在介绍“三疑三探”时写到过操作时的误区,这些误区和解决策略占到了文章的一半篇幅,可见“三疑三探”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其中的操作难度可想而知,稍有不慎,可能耽误学生。那么涿鹿全县的老师是否读过杨文普并不多的文章、亲临过西峡的课堂呢?在他们搁置他们之前所有的工作经验之前,是否都形成了实践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的完整的工作思路呢?

其次,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应该改的是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让他们革新自己的教育意识,尝试建构具有自己特色同时更为符合当下教育需求的新型课堂而非是强势在所有学段和学科推行同一种教育模式,这是对教师这一主体的不尊重,须知,教师的缺位对于知识的建构和学生的发展是巨大的缺失。同样地,如果教师不能够按照自己的学识、个性构建完整、有机的课堂,那么课堂会变成工业化的产物,也会变得支离破碎。

当然,“三疑三探”作为一种教育改革的尝试,确实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现代教育的宗旨,作为一种尝试,这种方式是有益的。但是,究竟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自主地建构知识,而非盲目地、被限制去探讨既定的知识点?毕竟,真正的“探索”是要有所发明、有所发现,而非仅仅有自由去搜寻教师已经设定的内容,这仍然是思想的不自由。这就已经不是“三疑三探”这一教学模式的问题,而是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内容的设定与外延的问题了,牵涉到真正与“应试”目标对立的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还有其背后庞杂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作者:程涵悦

相关文章

  • 为什么一种教育改革会被称为“三姨太”?

    作者:程涵悦 三疑三探: 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

  • 天使投资人的钱从哪里来?

    为什么有人会被称为天使? ...

  • 要账

    (小品)人物:(按出场顺序)憨哥、三姨太、老爷、讹女。 憨哥:三姨太呀,我来算工钱来了。 三姨太:嗯?我这工钱不早...

  • 为什么岳父会被称为“泰山”?

    先来段泰山的传说——唐玄宗封禅泰山时,张说为封禅使。按照惯例,封禅之后,三公以下所有官员都要迁升一级。张说却利用职...

  • "姨太太"的来历和特点

    一觉醒来,发现各个币种又比昨天好了很多,“姨太太”似乎也不负众望。 “姨太太”被称为比特“夫人”的升级版,也许是因...

  • Eth技术探讨by 井底望天

    小v要在以太坊上面落实分片(sharding),大概需要7个硬分叉,那么加上现在的大姨太和二姨太,会从三姨太排到九...

  • 为什么女生留短头发会人被称为某哥,而男生留长头发则不会被称为某姐

    (类似题目的表述方式还有很多,例如为什么女生留短头发会被称为假小子,而男生留长头发则不会被称为假姑娘呢?虽然形式不...

  • 你和女神,还差多少?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明星被称为女神。这不仅是一种称赞,更是一种尺度标准。那么,你有没有总结过为什么她们会被称做女神呢...

  • 三姨太的归属

    民国时期,镇里的赌鬼刘彪把女儿玉兰输给了镇里家大势大的王老三,结婚那天,刘彪上吊自杀了。 洞房的晚上,王老三喝的酩...

  • 为什么《南明史》会被称为神作?

    在翻开这套《南明史》之前,我就已经被腰封上的那句话吸引到了:“内斗就要亡国,亡国也要内斗。” 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一种教育改革会被称为“三姨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fx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