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克·迈克高的《焦点解决短期疗法更新迭代的实践2.0》一书,就被许维素教授的推荐序中的一段话深深吸引,对我理解“语言匹配”以及“提问”的意义与作用有了新的思考。原文如下:焦点短期治疗常提醒执业者要倾听、关切、尊重,并使用当事人的用字遣词,因其反映着当事人的文化价值、社会脉络、主观知觉与推论架构;同时,透过未知态度采用语言匹配的原则,将能在晤谈对话时,与当事人快速建立维持关系,顺利的积累双方共同理解基础。对应于此,马克·麦克高博士则更进一步具体提出执业者的角色之一是:“描述建构者”。亦即,于晤谈对话中,晤谈本身即是一种介入干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诸多提问的问句,不再只是用来所谓的收集资料而已。执业者如何透过提问、对话,自然而然的帮助当事人能够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逐步建构属于其过去、现在、未来的生命历程与生活脉络的具体细节描述;在当事人开始思索要如何表述且最终能以语言进行表述,改变,就在这一过程中悄然发生了。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不少当事人并不容易辨认自己的愿景、想望或已正在逐步积累的成就,也不容易厘清自己希望重视的人事物在这些远景图像里的位置、互动与相互影响。同样的,处于困境中的当事人常不容易意识到自己已经拥有的优势、例外、复原力、部分奇迹以,及这些胜任能力如何启动、运作、复制的方法,也常需回忆或学习如何懂得善用既有资源、自我帮助的突破当前困境、达成所有目标。提问有如此多的好处,所以,这也就如《尊重与希望》序一的作者兰斯·泰勒所写:“提出问句的合理性决定晤谈者倾听的姿态及其对问题重构正面意义的能力。……如果想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就需要掌握问句背后的核心要素(知道为什么在此处、此刻、此点上问该问句,对当事人的可能帮助是什么),并通过高度的自我要求持续专注练习一段够长的时间”,以及通过提问让当事人自己深入思考并厘清其想要的是什么、拥有什么、当下能做什么、未来可以实现什么,就如打通其任督二脉一样,轻松、自信、充满希望和前进的动力。这又理解了,焦点解决取向的咨询师把每一次咨询都看作最后一次,也理解了优秀焦点解决实践包含的有效、高效、道德、活力和优雅了。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3004天,2025.08.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