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娄底,一位大妈在结账的时候,拿出了个塑料袋掏出了一堆糖果来结账。最终会大妈拿糖果“消费”成功,大妈这是成功的施展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吗?
不过想想也是,这糖果代替零钱在手机支付普及之前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约定俗成的找零方式。还记得刚开始是不收一毛钱,后来变成 不收五毛钱这些硬币,经常要么强制性凑整,要么拿糖找零。
这些糖果还都是没听过的牌子,不咋好吃,给孩子感觉不怎么放心,基本上拿到也是丢掉的命运。几毛钱感觉不值当计较,可是积少成多,流水大的超市,这一项应该有不少收益吧?这种操作变相的让原本在我们口袋的钱就进了他们的腰包。
看到这位大妈的结账方式,想对她说句:“做的好!”因为这种找零方式其实变相的就多消费以及衍生出来浪费,幸亏后来手机支付普及,这种情况才少了。不过回老家,老人家不会用手机支付,还是会是不是口袋里摸出一两个糖果。
不过也为这位大妈感到庆幸,因为多数情况下,收到找零的糖果基本就结束了,不会想到拿这个来“消费”。但是看到这里也有个疑问,这收回去的糖果还会找零给下一个顾客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