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好的素材,好的框架,我们就可以写出好的文章。但如果想要文章一下子吸引眼球,就还得给文章取个好的标题。
什么样的标题才是好标题,才足够吸引别人的眼球?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达成这样一个共识。
情绪是流量的入口。
梁宁说过,情绪是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愉悦和恐惧是最重要的两种情绪,满足就愉悦,就会感到爽;恐惧是痛点,人们会为了解决恐惧,毫不犹豫的花钱。所以我们在起标题的时候,需要围绕着情绪着手。
有了这个共识之后,我们在情绪的基础上,有两个起标题的方法,一个是故事性标题,一个是产品性标题。
故事性标题
关注一下毒舌电影的公号文,就会发现其标题故事性极强。总结下来它起好标题的套路是:
情绪+悬念+对比反差
比如《周星驰这项无敌技能没红真冤》,没红真冤,这里面有强烈的抱不平的情绪,而且是无敌技能没红,强烈对比反差。到底是什么无敌技能,留有悬念。类比一下,本节课的标题,我们也可以改成《这两项起标题的套路你不看真亏》......
情绪一出来,你能感受到屏幕背后那个人的喜怒哀乐。
产品性标题
定位人群+痛点问题+解决方案+增强后缀。
产品思维标题痛点问题是核心,也就是人们的恐惧是核心,要围绕解决恐惧起标题。
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有一个经验值得借鉴,那就是建立自己的标题素材库,这样我们起标题时,对着素材库改一下就可以了。
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你的标题素材库,让起标题标准化,流程化。
总结一下,起标题时,情绪是第一要素。一个好的标题一定是第一时间就能够调动读者的情绪。具体方法,我们可以从故事性和产品性来入手,通过总结一些好的标题套路来模仿、修改。
说说我自己。虽然码了一些字,但坦白说,我自己从来还没关注要如何写好一个标题。因为自己目前还在一个打磨文章内容的阶段,所以总感觉好的标题还顾不上。但现在看来,好的文章内容与好的文章标题的打磨一点也不冲突,我们依然可以在平时有意识地去关注好文章起标题的方法,刻意地去总结其中的套路,这对好的文章内容只会有助力作用。因为无论是好的文章内容,还是好的文章标题,都一定会有用户的角度,尽管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有意而为之的。
今天日更群里有一位战友说,要去做其他的事,怕没有时间兼顾日更写作与日更演讲,所以要放弃这两件事。我们有几位小伙伴就此事也做了一番讨论,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任何事都不会与写作、演讲有冲突,相反,写作、演讲会对你的所学有促进作用。其实挺难理解这位优秀的战友做出这样的决定,不知道她是如何思考自己对写作、演讲的践行。我自己虽然在践行日更写作与日更演讲的路上经过了太多次的挣扎,但之所以还没放弃,是因为放弃对我而言太难了。无论我将做什么,无论我将如何生活,无论我是否能够持续践行,又践行得如何,我深知自己终将必然会与写作为友。无论你学什么,写作、演讲都是最好的复盘、输出方式。
说这些,有点偏了。总之,就是想说,如果你跟我一样,原来有“先写好文章,不用管标题”的认知,那么,我们的这个认知需要迭代一下了,改成“文章内容需要打磨,文章标题也需要同时打磨,这两件事一点也不冲突”。
就这样写着写着,我发现“学会判断”本身也是一种认知升级,这也正是第一课讲的写作的本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