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大姐炒花椒了
好香啊
感觉就着这香气就能吃掉两个馒头
很少见人炒花椒,大家都是直接买了胡椒粉,或者用胡椒研磨瓶了。
有多少人能知道炒花椒的香气呢?用语言真的很难描述出来,它就像是烤橙子皮的清香加一点点烤肉的鲜香。
上一次看炒花椒是我爸
再上一次,就是童年时老家邻居的奶奶了

老家是黄土混合麦秸盖的房子。放电视、会客人的屋子叫外屋。里屋是休息的地方,床的一头伸(点)着炉子,炉子既是用来取暖的,也是用来做菜的。床,既是睡觉的,也是用来放案板,切菜,包饺子的。
一口铁锅就墩在炉子上,锅底烧的发黑,锅里锃亮。我也不知道要不要放油,总之锅热了就把花椒下了,花椒在锅里一劲儿蹦,蹦不出铁锅。香气充满了里屋。
奶奶身子重,干起活来却很轻便。花椒炒好了,抄起锅来,手腕一转,把花椒倒在盖帘上也好,倒在案板上也好,就准备擀花椒面了。
盖帘是用高粱杆儿串起来的,平时用来放饺子,但是其中的沟沟壑壑,太适合用来擀花椒了。
第一下擀过去,总是跳出去一些,也来不及管那么多,梭子一般的擀面杖走几个来回,花椒面也基本好了,香气直冲向外屋,冲向天井(院子)。

几个小孩就在旁边闻着,眼巴巴看着。心里明白着呢,花椒面不白做,要蒸花卷的。花卷是比馒头“高一等”的主食,就因为每层卷中间多了点花椒面,多了点盐滋味,就觉得它比普通的馒头好吃几倍。小时候没有那么多零食,馋嘴的时候就揪着花卷吃,成为了最早对椒盐的印象。
如果饺子馅儿里,搁上几勺花椒油也太棒了,无论是什么馅儿的,都多了一份鲜香在其中。吃着上瘾。
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种一些花椒吧,春来掐了嫩芽,炸了吃,初夏嫩绿的花椒可以腌咸菜吃,盛夏采收鲜红的花椒留作一年的小刺激。

花椒可以贴着墙根种,但是其他的树不行。今年我爸刚撅了门口一棵榆树苗,怕以后长大了,会有瓜田李下的人顺着树干爬进院子。
花椒不同,长得越茂密越好。花椒生刺,摘个叶子都怕都刺伤到,一从花椒长在门旁,就是楚留香也很难进院子了。
不过,我还是经常小心翼翼摘几片花椒叶子。花椒叶子散发着芸香科典型的芬芳,叶子背后可以看得到明显的小油点,仔细看叶脉也能看到单身复叶的特征。

花椒叶子可以直接吃,但是一定要挑嫩绿嫩绿的,长老了绒毛就变成小毛刺了,扎嘴。刚入口,清新芬芳,再嚼两下,就有些麻了,最麻的还是花椒果的外壳。
吃了重口的东西,随手摘两片,权当是口香糖了。夏天去学车前,摘两片,也能起个提神醒脑的作用。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花椒口感没有那么刺激,引不起大众的关注。一直作为低调的山野小菜也蛮好的。
这样的话,它就一直是我童年记忆中的那个味道。
一段音乐能触发一段记忆
一种气味也可以
炒花椒的香气
就代表了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里屋里忙着蒸花卷的身影。
给你讲有关水果和植物的故事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