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问拾得:人家谤我 欺我 辱我 笑我 轻我 恶我 骂我 骗我时 当如何处之?
拾得答:只可忍他 由他 避他 耐他 敬他 不要理他 再等几年 你且看他。
这段禅宗对话,常在各个冲突场合出没,用来规劝气得脸红脖子粗的人们——冷静啊冷静,气大还伤身。
乍见之下我也觉得十分有理,随他去吧,自有公道。可是落到实处,真来一个人这么对待我,我却恨不得退一步加速跑飞起就是一jio让他社会毒打亲身体验。
中国有句古话,万事以和为贵。这是热心群众劝架的套话,但如果有人非要赞美你的苦难,歌颂你的隐忍,观赏你的不幸,并将这些都称为美德,非要将纸糊的桂冠加诸你身,那么他们热情的背后,肯定怀着深深的恶意。因为事不关己,所以和稀泥式好人可以肆无忌惮地劝你——算了算了,都不容易。
王小波说,身为一个中国人,最大的痛苦是忍受别人“推己及人”的次数,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很多过来人会教导我们,尽量避免冲突,无论什么情况,都得求个和贵。于是小时候同学冲突要忍,长大点宿舍冲突要忍,成人后职场冲突要忍,朋友亲人情侣夫妻通通要忍。
却很少有人会告诉我们,你应该也可以说出你的不满和需求。我们能安抚好自己的冲动的情绪,和对方理性沟通,以期最后解决问题。忍耐,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并且那些强行压制下的情绪,并没有消失,它不断累积倍增,最后将以更难以承受的面目爆发。
我曾经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她是一个十分任性的人,甚至于到了我和别的女生说笑都会引发脾气的地步,但那时候我避免了“冲突”,因为觉得好像说出了我的不满我们的关系就回不到从前了。于是我一遍遍道歉,她一遍遍发脾气,循环往复,我的道歉越来越没用,她的怒气越来越大。最后,我们的友情以绝交告终。
如果当时我可以直白地说出我的感受,可以选择沟通而不是简单的忍耐,说不定就不会失去这个非常要好的朋友。
有了这一次的惨痛经验,我愈发明白,敢于直面冲突,才是真的宝贵。因为冲突,有时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