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者,国之传统节日春节也。凡年皆可贺,不论富贵贫穷或黄发垂髫。每逢年至,人皆着新装,家都换新联,然何故?年之仪式耳,须知年味皆从中来。
夫前人之年,皆用屠苏酒来贺。旧冬入酒苏之,新春融酒暖之。小儿捧盏先舐酒,贺其得岁;老者举杯后尝酒,暖其心脾。饮之,先腹内热暖,继尽显欢颜,是谓“喜”也。昔日有爆竹,年来噼啪作响,灰烟弥漫,地铺红屑,踏而有声,顽童嬉戏,遂烟尘腾起。今岁之年,不同往日,鞭炮被官禁,然热闹不减。
已亥春节,予曾至多地悠游。游园小路人挤数列,肩擦肩,脚挨脚,水泄亦不能通乎,道愈显其窄。街灯灿若熟柿,娇容似二八少女,心颤颤而动。至园中,有丝状之灯,盘旋绕树,斑兮,点兮,闪烁如蛇之游于树。枝间悬灯,条条状若流苏,光如流水,满树流星。拾级而上,绕过灼灼灯海,穿梭流光之间,见一亭,其四方,皆木构。修于岸上,傍水而立。内有金灯高挂,白灯盘柱。望湖心,湖面灯似微微浮沉。下阶回望,园内灯如群星闪烁,亦似繁花齐放,流光飒沓,好一派富丽堂皇之景。人不眠尽皆为欢,鸟不归误以为昼。
除夕团圆, 围食煮饺。先上锅烧水,渐温,锅底冒泡,良久翻滚如浪。下饺,搅拌锅内饺子,其浮浮沉沉似若游鱼。多时,饺浮,取漏勺捞之,入碗,淋陈醋香油,酒芝麻蒜苗。夹一个,圆润饱满,吃一口,唇齿留香。吾赞不绝口,祖母曰:“汝应知此乃吾之功也”,面黠眼笑,吾等皆大乐。
初一晨,门吱嘎有声,微闻香火气息,遂起。褪旧装,裹新衣,踏新靴,束发出门,见砖缝香炉,皆焚数香,烟火袅袅,祖母喜曰:“清烟直上九宵,一年更比年好,乃吉兆也。”众皆附和,祈福祝愿。旺火汹汹,新年已至,人皆欢喜。
何谓年味?古之屠苏酒是也,爆竹声声是也,华灯是也,饺子是也,香火是也……华夏之疆,万民同欢,处处皆年味,品之可喜、可乐、可欢、亦可醉。年味之盛,中华之兴也。年味年年有, 祖国永昌盛!
教师点评:
1. 今昔之年对比,虽过年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味道一样,显中华传统节日之繁盛,详略得当。
2. 句式丰富,文采斐然。语句生动活泼,画面感强。
3. “年味”甚浓,主题突出。“华灯灼灼、饺子圆润饱满、香火袅袅”,祖辈的虔诚与小辈的传承,体现了“年”的美好蕴意。愿中华传统的文化源远流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