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时间根本就不够用?你有没有常常陷入选择,而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你有没有常常陷入纷繁复杂的事物当中,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如果你和我一样有上述的症状,我建议您可以读一读这本《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首先还是用黄金圈思维,来为这本书提三个问题:
问题1.为什么需要精进?
问题2.精进是什么?
问题3.如何让自己不断精进?
01
我们总是在惯性中生活,在教导下学习,在成规中思考,在劝解中决定,并在无助的结果中自责。
我们总是看到别人的成就,羡慕不已,我们总是被眼前的困难所打倒,或者我们总是陷入到深深的困惑和迷思之中不能自拔,面对这一切,我们觉得可能只是上帝或命运的安排,有时候我们会陷入自卑,觉得我们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能力或者天赋,我们所要经受的就是承受。
甚至还有人觉得这一切就是理所当然,并且对所有的一切都习以为常。
面对这样的现状,作者觉得生而为人必须要帮助一些人或唤醒一些人,那么才有了这样一本《精进》。
在读此书时,我觉得作者有着宏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从自己曾经的困惑出发,帮助别人去梳理和总结,用了非常多的各学科知识,总之有点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状态。
02
其实作者所说的精进,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掌握自己的人生,他为我们的人生打开了不同的七个侧面,分别是: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
我们需要建立平衡的时间观,度过真正有质量的人生。
我们也需要选择标准解决选择中的两难境地,找到最佳选择。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需要高效、即刻行动,在行动中增长智慧。
通过提问、解码、操练、融合,我们将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我们必须了解潜意识的特性,借助一些思维的工具,突破我们大脑的限制。
我们也需要优化个人的资源,有策略的培养后天才能,成长为T型人才。
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的独特性,开辟个人独一无二的成功之路。
03
时间管理是我们现代每一个人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但是我们或许并不能管理时间,我们只是需要合理的去分配。这时候也需要我们运用二八法则,让生活变得有节奏感,也就是有快有慢才好:“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同时也要用“复利”的思维,提升时间使用的深度,减少那些被动式休闲的比例,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或许这个业余爱好在哪一天,就成为了你突破的节点。
所谓选择,就是要权衡好本末轻重,清楚自己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我们不应该惧怕选择,因为选择是无止境的,我们时时刻刻都会作出选择,我们只要记得我们要提高我们的境界,选择自己的内心,这样我们就会做出最好的选择。同时我们一定要有求变的思维,不要落入思维的陷阱,觉得任何事情都必须按照惯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选出自己不同的选择。但是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即刻行动应该是我们最重要的一条行动法则。不论做任何事,其实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准备好了。我们一定要用增量思维去代替存量思维,用快速迭代的方式对产品不断修正。在行动中去思考,并在行动中建立自己的隐性知识,及时反思,然后再把它运用到自己的行动之中。当一件事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直接开始做吧,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我们现在要放弃那些被动的学习方式了,而应该主动的去解决你自己面对的问题。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技能是学习的终点,信息和知识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要敢于向更宽阔的和更深入的领域进行学习,有意识的去分析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会通过不同知识的迁移印证,互补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
只有通过思考才会让我们做事的风格不同于其他人,也会才让我们成长为一个更加独立的人。在思考前,我们需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同时我们要简化我们向外表达的信息。在思考时就认真想方法,而不是更多的去评价,要适当的引入一些混乱与随机,然后去寻找那个灵光一现的时刻。我们要善用一些思考的工具,比如整理法,图像法,清单法等等。
这个世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天才,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到之处,并且可以通过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我们必须要专注于一个领域,然后以尽量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培养出自己更高的才能。尽可能的在工作中把事情做到极致,这样才会让我们真正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不要相信所谓的意志力,而更多的,我们是屈从于自己的习惯。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唯一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我们可以创造成功。我们要从僵化的学校教育体系中跳出来,避免标准化教育的风险,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的探索,要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并且专注和精深。应用提问,思考,实践和输出的方式不断升华自己的才能。坚持自己的与众不同,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而不是外界的认同做出独立的选择,甚至去做一些酷的事情。如果你找到了一条别人还没走过的路,只要把这条路走完,你就赢了。
04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采铜老师的责任感,他想要用一本300页左右的书籍为我们讲述关于人生的所有问题。也或许正是因为这一份责任感让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东西,其实他的每一个分类可能都可以成为一个专题,成为一本书。所以这是一本书中之书,在这一本书当中,包含了非常多的理论体系,非常多的经验总结,非常多的其他书的观点。但每一个想要精进的人都值得一读,而且应该在此基础之上扩大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