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与美育过传忠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与美育过传忠

作者: 马儿_5006 | 来源:发表于2019-11-05 11:51 被阅读0次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与美育过传忠

过院长1939年生,现任上海市新侨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特级校长,长期从事语文教育工作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每位学生的人格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抓好美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当务之急

1、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当你学过的东西忘记了,剩下来的就是素质

忘不掉的才是素质

兴趣,习惯,思维方式

例如:骑车,游泳

更忘不掉的是爱,情感,对美的追求,丰富的生活体验

素质是忘不掉的终生陪伴你的东西

思想道德,艺术审美,劳动技能,科学文化

德智体 美 劳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人全面发展的性格形成的不可缺少的教育。

(1)素质是忘不掉,终身陪伴着的:兴趣、习惯、思维方式、爱、情感、对美的追求。

(2)人的素质包括:身体心理(体)、思想道德(德)、科学文化(智)、劳动技能(劳)、艺术审美(美)五个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性格的形成。

2、要警惕情感的荒漠化

(1)青年学生情感受到两方面的扭曲:一是以文革为代表的“左”的影响一一斗争绝对化、爱的丧失、行为暴力化;二是商业大潮冲击下,物欲横流,情感又被功利化目的控制

(2)情感荒漠化是素质教育的天敌,以乖戾、偏执、自私、冷漠为特征,应试教育的压力使他们喘不过气,“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等级观念又起着重要作用

3、深入理解“以美育代宗教”,这一想法的内涵在新形势下,抓好审美教育。

(1)蔡元培先生“以美育替代宗教”的深刻含义和深远意宗教国家以宗教信仰抚慰人们心灵,我们非宗教国家长期无所适从,解放后曾设想以政治思想教育解决人们精神世界的问题,也遇到了许多障碍和困难。

(2)要以美育(审美教育)来塑造人们的灵魂教育是人的解放,且首先是心灵的解放,真正的教师是人格之师,然后才是知识之师思想品质、精神面貌、行为方式都应引导学生逐步内化、养成,外显内隐,渗透化育,这是当务之急。

二、艺术鉴赏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

1、艺术鉴赏活动及其意义

(1)艺术和艺术价值

✔什么是艺术----运用特定物质手段,按照美的规律,塑造感性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包含着真、善、美

真:指的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及其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性的正确认识(美的源头和基础)(美的内容要素,即真理)

善: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有利、有益有用的功利价值。(美的灵魂和目的)

美:人类通过社会实践,在客体对象上,以宜人的物质形

式,显现出来的积极、正面、肯定性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具有普遍性、共同性的品格或特质。

(2)艺术的核心价值是审美

✔艺术有三大价值(功能)认识、教育和审美,核心是审美

✔审美的价值在于打动人的情感,愉悦人的精神,净化人的心灵,使人们获得特殊的美的享受

(3)艺术功能(价值)是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实现的

✔艺术鉴赏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把握的一项活动,是完成艺术创作全过程、实现艺术创作价值的必要条件

✔艺术鉴赏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享受和判断的统寓教于乐,不同于理论思考和道德教训。

要求具备一定的感受、理解和想象能力

2、艺术鉴赏活动要渗透到语文、政治、音乐、美术、体育等各门学科中去,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

(1)学科

语文:作品阅读、朗诵;写作;文学常识、文学史

政治:价值观

音乐、美术:艺术常识、能力和鉴赏

体育:人的本质力量对极限的冲击

其它各学科:人物形象、大自然与社会的美感

(2)学校工作

各项安排与活动(如文艺节目的排演、艺术展览、唐诗旅游……等等)

3、艺术鉴赏的一般过程(环节)

艺术鉴赏的过程(以一篇《父亲》文章解析)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与美育过传忠

审美感知(接受感染)感受、领悟作为内涵

审美体验(产生共鸣)接受刺激、产生共鸣、进行移植设身处地。

审美联想(迁移对照)结合自己、由此及彼、联想迁移、化入自身生活。

审美判断(陶冶心情)作出判断、得出答案、情感激动、形成人格升华。

(自己理解记录)

1.审美感知:调动感觉,感染作品,领悟作品,需要培养,耐心,用你的感觉器官去了解别人的东西。

2.审美体验:用自己验证这个作品。接受刺激,产生共鸣,思考问题。

3.审美联想:由此及彼,联想迁移,把作品联系到自己的生活中。

4.审美判断:由感性到理性,精神收到震撼的结果。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与美育过传忠

欣赏过院长的朗诵作品《中国共产党万岁》

三、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是艺术鉴赏的重点

1、非智力因素的激发

(1)关于非智力因素

(认识)智力因素:直接参加认知过程中的一些心理因素(知、懂)

(意向)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加,但对认识活动起到保证、调节、促进等作用的一些心理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

举例:去苏北教学的经历

1982年代学生写的话:记住,你的户口在农村

(2)艺术在非智力因素激发中的作用

✔兴趣、动机对事物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

兴趣广泛、动机高尚 兴趣、情趣、志趣

(举例:鲁迅,郭沫若,孙中山都是学医的,但志向高远,为民族)

✔情感、意志情感丰富、深挚意志坚定刚强

决心、信心、恒心

✔性格和个性  性格美好  个性鲜明

关键是人格的魅力  价值观  人生观

2、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古诗文中汲取真善美的养料

在诗文中的包含着意、象、情、趣,是一座充满精神食粮的宝库。

✔古诗文中的自然美和人性美

自然美  杜甫《绝句》  辛弃疾《西江月》

人性美  情感美

              心态美

                追求美

✔诵、背、抄、默,译、说、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堂教学:素质教育与美育过传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ys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