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猎人笔记》小感

《猎人笔记》小感

作者: 垂杨君 | 来源:发表于2019-05-31 02:34 被阅读0次

小时候学了《麻雀》这篇课文,以为《猎人笔记》就是描述游猎生活的一部作品,以表现山林田园之趣,现在终于明白,它不仅是作者结合自身经历的闲暇随笔,其背后更是俄国农奴制黑暗现实下社会底层民众艰难生活的缩影,充满了辛辣无情的讽刺味。

        屠格涅夫用他那准确、精炼的文字,将文中的“我”——一个贵族猎人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写出来,使人身临其境。他对俄国社会贵族阶层腐朽堕落的生活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残酷冷漠、无耻无知、卑鄙下流的寄生虫、吸血鬼、刽子手般的旧式地主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同时也对底层农奴们高尚纯洁、善良无私、吃苦耐劳的品质进行了热烈的赞扬,两种极端的对比,透露出作者对现实敏锐而又深刻的目光,以及其鲜明的价值取向。《总管》鞭挞了巴甫雷奇这种看似“高雅”的下流贵族,揭露了俄国社会像索夫龙一类仗势欺人、阿谀奉承、残酷暴虐的“总管”的罪恶行径;《来自美丽河畔的卡西扬》赞颂了被称为“疯子”,但实际上却对自然和生活有着敏感而深刻认识,有着哲学家般思想的平民卡西扬;《活尸》则描写了一个原本美丽活泼却遭遇不幸而瘫痪在床七年,枯槁憔悴如同“活尸”般的女仆——露凯丽亚,通过对她前后天壤之别变化的描写,以及她对文中“我”的一番诚挚的倾诉,深刻反映了农奴制重压下俄国底层人民艰辛而又无奈的命运,同时歌颂了她善良、乐观、坚韧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其多苦多难的祖国深沉的爱,以及对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劳苦大众的无限同情。

        虽说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各有千秋,各个时代也是两种文学风格交织并存,本无高下之分,但我以为,一个作家的真正成熟和他闪耀生命的开始,是其完成了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飞跃,从个体思维走向社会生活,走向大千世界,茫茫实相。一个作家的智识、生命有种种限制,但作品精神却能够超越种族国别、生死界限、时空距离,而始终散发着震撼人心的巨大能量,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这不能不说是奇迹。

        然而值得惊异么?灵魂和情感的共性是不会泯灭的,它们和契诃夫笔下的智慧一样,“是人和动物之间鲜明的分界线,暗示着人类的神性,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替代着他并不存在的不朽性”。种种共同的生命体验,在思考的过程中,牵连起无数不同种族、不同国别、不同时代人的情感,并通过智慧的延续性,使得这些文字转化成一种永恒不朽的超越性存在,昭示着人类灵魂的神性。

相关文章

  • 《猎人笔记》小感

    小时候学了《麻雀》这篇课文,以为《猎人笔记》就是描述游猎生活的一部作品,以表现山林田园之趣,现在终于明白,它不仅是...

  • 2020-05-27

    读《猎人笔记》后感(1) 读书和花钱一样都使人快乐,迷上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这本文学作品将乡村风景刻画得栩栩如...

  • 猎人笔记读后感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我一个贵族后代,在各个地方打猎所碰到的不同事情,第一个故事是我最喜欢的。他讲述了我与好朋友...

  • 猎人笔记读后感

    书中最经典的形象莫于地主佩诺奇金了,他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人正派、通情达颇有文明风度。他讲究饮食,爱和热情...

  • 猎人笔记读后感

    故事也有一些悲惨的奴仆,奴地主家仆斯捷普什么被主人一脚踢开落刀不被当人看到的地步,为了糊口,他整天像蚂蚁一...

  • 猎人笔记读后感

    猎人笔记的作者是俄国人屠格涅夫,描写的是俄罗斯时期农奴制。因为此书不是儿童书,所以我没有办法说出准确意思,但我有一...

  • 《猎人笔记》读后感

    本文参加#读经典好书,写读书感悟#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猎人笔记》是十九世纪杰出的...

  • 《猎人笔记》读后感

    本文参加#读经典好书,写读书感悟#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猎人笔记》是十九世纪杰出...

  • 猎人笔记读后感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本书作者屠格涅夫非常注意人物的刻画。 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

  • 《猎人笔记》读后感

    主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人物形象。真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猎人笔记》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ji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