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哥讲史记人物016:五帝传说

作者: 浩哥爱读书8102 | 来源:发表于2019-02-03 20:33 被阅读11次

在传统文化中,提到起源,原则上都会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而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如何计算所得?公元前三千多年,公元后至今两千年左右。

五帝数字咬的何其确凿,统称的由来又是如此之悠久,听上去应该非常明确,事实上不尽然。

借用百度百科的解释:五帝,亦指五帝时代。原指五方上帝,后演变为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的五位部落首领,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第二种说法指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第三种说法指少皞、颛顼、帝喾、尧、舜。

严格意义上说起来,五帝的叫法和广泛流传,《史记》一书可谓功不可没。特别是太史公作为极有影响力的史学大家(史圣),在书中将《五帝本纪》列为书中第一篇,更是推崇无比。

在《史记》中,认可的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当然太史公也明确说了,因时间久远,算起来太史公距离当代的时间间隔还比距离五帝时期更近一些。

当时的记录方式有限,大部分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基于走访和口口相传,甚至于基于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在后期加工的时候,选择其中文辞优雅、流畅的故事整理而成。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开篇第一句,原来所谓的轩辕黄帝来源于此。

当时并没有建立真正的国家形式,人类存在的方式,更多的是部落族群,在严重影响生存所需的水源、食物等方面,多有争斗,相互之间称之为战争,似有不妥。

黄帝作为其中的某一部部落的首领,对内对外很有威望,对内大家都很信服,对外也能够带来收获。特别是在和其他部落的相互关系上,胜多败少,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吸附(含打败和征服)的部落越来越多,被尊为共主。此外,在部落之间,逐步开始起到裁决和判罚的作用,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因为属于传说的范畴,人类历史上,诸多的发明、创造,制度的建立、食物的来源等,很容易归结到几位重要的人物身上。

古代的人类,条件所限,大多居住在容易泛滥的大河边上,当时的考虑为了生存所需的水源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说大河泛滥之后土地更加肥沃。水患可以说是带来的最大的副作用。此为一。

当时的条件和工具,在与其他动物的对抗中,只能站在弱者地位,此外,当时的环境和自然条件,对猛兽更为有利,在自然生存能力上,部落之间的抱团取暖和对英雄人物(勇力过人者、智慧超群者等诸如此类)的崇拜和期盼成为内心真实的渴望。此为二。

随着人群的增长,食物的匮乏逐步成为制约部落变大、变强的掣肘,如何从野生动植物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如何能够分辨填饱肚皮的动植物,如何能够自力更生的去培育、养殖。这些问题,有些部落做得好,有些部落做得不太好,点滴之间的差异,最后造成本质上的区别,经济学上说的比较优势,原来在原始社会均有体现和发挥。此为三。

天道有常,从生存的角度出发,了解并记录越多的自然规律,明白并理解更多的气候变幻,对整个族群来说,可谓增加的竞争软实力,此外,从个人角度来考虑,一技之长的人,在部落失败后,也可以凭借手艺在其他部落中间活下去,尤其是具备天文知识和推测能力,神一般的存在。此为四。

原始人类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也许说每个部落均有可取之点、立足之基,然而斗争是残酷的,失误也在所难免,演变的结果便是,统称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

在黄帝之后,颛顼和帝喾的传闻较少、记载的很简略。可以说,较为详细的还是唐尧和虞舜。对他们品德和功劳描述之外,完整的记录原始社会,举荐贤者来作为部落首领的方式——禅让制。(部落首领的子孙,也要参与到劳动中,没有才华和过人之处的话,和普通人无异)。

舜是位贤能之士,据说两眼都是双瞳仁,故名重华。

在历山耕田的时候,当地人受其德行的感化,相互之间很谦让,连最容易起争执的地界都不争了。此外,大家都愿意靠近他居住,没成想,两三年的时间,以他的房子为核心,便形成了一个村庄。随着时间的延续,聚集的人是越来越多,称呼为城邦毫不为过。

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唐尧年龄很大了,想选拔接班人,四方首领(四岳)一直推荐舜,为了考验他。唐尧将自己的两位女儿嫁给了舜,同时安排自己的九位儿子在周边观察他,特别是德行。后来,更是让舜作为部落里面的管理者,尝试着管理百官,以便观察能力。一番考察之后,认定确实是难得的人才,放心的让其管理整个部落联盟。

在书中,对虞舜还挤在了其孝悌的传说。

传说中他的父亲为瞽叟,一位盲人,在舜的亲生母亲去世之后,不仅仅新娶了老婆,舜也因此,有了一位名字为象的同父异母的弟弟。

不知何故,瞽叟、他的新老婆和象,他们三个人,每天都在哪里琢磨着如何杀死舜(心理极其不健康),每天都在想着怎么杀死舜,而舜又特别孝顺,无论怎么被针对、怎么被设计,都特别孝敬父母,爱护兄弟。

据说,瞽叟和象骗舜去修理仓库的屋顶。等着舜爬到屋顶之后,偷偷的在下面点火,盘算着烧死,没想到的是,舜身轻如燕,拿着两个斗笠当作翅膀,竟然飞下来了。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接着,他们又骗舜去挖井,等着下到井底之后,从上向下填土,想着将其直接“埋葬”,又没想到的是,舜从井侧边打通地道逃出来了。瞽叟和象,都以为舜死掉了,刚刚把他的财物分割完毕,结果开门看到,舜居然活着回来了,不同的无非是头上、身上有些尘土而已。

舜不以为然,反而对父亲和弟弟更加孝顺友爱。

以《史记》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闲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岳麓书社《史记》韩兆琦译注版)

以太史公所言结尾,尤为恰当。

新购朱惠荣、李兴和译注,中华书局出版的《徐霞客游记》(1-4)已然在路上。

相关文章

  • 浩哥讲史记人物016:五帝传说

    在传统文化中,提到起源,原则上都会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而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如何计算所得?公元前三千多年,...

  • 掰扯下三皇五帝中五帝之间有趣的血脉关系

    今天读了《史记·五帝本纪》,该本纪主要记载了远古传说中被后人尊称为帝王的五个联盟首领的事情。 在读《史记·五帝本纪...

  • 读《史记》:五帝本纪

    读史笔记|(一)《史记》:五帝本纪 文|写不好的走之儿 《史记》开篇是五帝本纪,然后过渡到夏朝。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

  • 浩哥讲史记人物012:道教始祖

    说起老子来,在中国历史上,可是非常神秘的人物。连几乎同一时期、以博学多才、思想深邃著称的孔老夫子,都赞叹道:“如果...

  • 浩哥讲史记人物013:逍遥教主

    在文化传统中,老庄并列,老子虽说神秘莫测,故事众多,近乎一位具有通天彻地大神通的圣人(在神话传说中,证道的圣人),...

  • 读史:《史记》之五帝本纪

    史记开篇《五帝本纪》,太史公参考文献资料,多处探访民间传说,研习风俗教化,综合编排了五帝的事情,记录了黄...

  • 浩哥讲史记人物015:上蔡苍鹰(李斯)

    秦朝在我国历史第一个可以被称呼为真正的大一统王朝(夏商周多为各个地方诸侯拥护共主,而在诸侯所在地,自主权相当大)。...

  • 浩哥讲史记人物017:大禹建夏

    在《史记》中,关于五帝的说法,基本上都是传说。相互之间更像是原始部落之间的较为松散的维系,强制性和约束性均不太强。...

  • 读史笔记——黄帝

    五帝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中国历史的神话时代正式结束,开始进入传说时代。 “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从古至今最有...

  • 读史笔记——黄帝

    五帝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中国历史的神话时代正式结束,开始进入传说时代。 “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从古至今最有资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浩哥讲史记人物016:五帝传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lu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