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于永正指导朗读人物对话的艺术

于永正指导朗读人物对话的艺术

作者: 荷塘恋雨 | 来源:发表于2018-09-19 15:57 被阅读68次

徐世荣先生对讲解和朗读的理解独到而深刻,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朗读是跃在纸外;讲解是推平铺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朗读能意会深情,又能表意传情。

有些课文默读时,虽然也能使眼睛湿润,但感受的程度远不能和朗读相比,朗读常常使我泪流满面。

朗读的基础就是,要把课文读顺,读出人物的轮廓。至于,朗读的知识方法,当然也讲一些,如扫视,语气的连贯,抑扬顿挫,语法,重音,逻辑,重音,标点的停顿节奏等等,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练习,是让每个学生读出自信来,有了自信,知识才能更充分的发挥作用,乐意读了,练习的多了好东西,学生自然会悟出的。

        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接下来就是要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所谓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就是通过朗读,把人物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方法之一,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和对话中的标点符号,从中体会人物的处境和思想感情。方法二,启发学生给人物对话加提示语,通过加提示语,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有时以幽默的方式加以启发发效果会更好,说到底是要学生进入角色,即要透过全文,透过提示语和标点符号,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是最重要的。

        读出画外意

有些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是话里有话,这时候呢,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有难度,我们要引领学生一读再读,或者老师示范读,让学生看老师都去体会话中的意思。

          读出人物的身份

比如,读大王的语言时,就可以加入捋胡子的动作,这样让孩子在想象中似乎真的成了大王,这不是把人物都活了吗?

            读出人物的年龄

          读出人物的性格

              范读

老师的范读也是一种指导,而且是更现实,更直接的指导,但范读要选择好时机,我一般不在学生读课文前范读,这样做告诉的成分太多,当学生读的不尽如人意,也是处于愤悱状态时,我才范读,即使这样也没有强加于学生的意思,我总是这样说,让我读读看好吗?好的贩毒不仅有指导作用,而且有启迪机器的作用,所以我备课首先被读,实践告诉我们,课文读懂的读出味来了,教学方法往往也就随之有了,好的教学方法也是读出来的。

相关文章

  • 于永正指导朗读人物对话的艺术

    徐世荣先生对讲解和朗读的理解独到而深刻,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朗读是跃在纸外;讲解是...

  • 语文教学朗读始

    今天读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篇文章《指导朗读人物对话的艺术》我受益匪浅。 文章一开始于永正老师就旗帜鲜明地指出朗...

  • 共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第二十天

    共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第二十天。 今日共读第三辑第七节《指导朗读人物对话的艺术》。 开篇引用了徐世荣先生...

  • 课例,颗粒?

    《圆明园的毁灭》指导朗读的艺术 文字/丹老师 于永正老师课堂: 研读《圆明园的毁灭》这个课...

  • 756跟着于老师学习指导朗读人物对话

    结合于永正老师《惊弓之鸟》和《第一次抱母亲》,谈谈自己课堂实践中学习于老师指导朗读人物对话的例子及反思。 指导朗读...

  • 【寒假读书】怎样指导学生读人物对话

    悦读有得*周国新*寒假读书打卡第十九天 今日l阅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第三辑第七节之指导学生朗读人物对话的艺...

  • 关于朗读教学的思考

    今天带领孩子们朗读课文,重点理解词意,指导朗读人物的语言,为分角色朗读做准备。整节课下来,人物对话已重点指导...

  • 424于永正老师朗读指导的策略

    结合《庐山的云雾》《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两个课例谈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朗读法是学语文的根本大法。...

  • 《要下雨了》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通过抓住文中人物对话里的"语气词"来指导朗读。体会语气的训练效果较好。课文中的感叹句的朗读指导,除了体会句...

  • “读”的艺术——读于永正老师课例,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今天看了于永正老师的两个课例——《庐山的云雾》和《林冲棒打洪教头》。再次感叹于老师的功力深厚! 于老师的语文课真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永正指导朗读人物对话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mi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