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8日,是全国第十一个全民健身日,我带领山东永年家乡站代表队,第一次参加传统杨式太极拳展演,取得“最佳表演奖”的好成绩。成绩是献给家乡太极拳辅导站建站一周年最好的礼物,我的心里是真真切切地、确确实实地激动啊!

应同学、亲友邀请,去年8月6日第一次在家乡县城开班授拳,教授传统杨式37式。没有想到,家乡的父老乡亲对传统杨式太极拳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喜爱,学拳人数由第一天的20多人,增加到后来的30多人。
但是,万事开头难。
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教拳的疲劳。教拳时,一边讲授,一边示范动作要领,还要给学员纠正动作。初学者,对每个动作都不得要领,学员学的费劲,我教得辛苦。再加上是酷暑难耐。练拳第二天就累得我睡不着觉。身心疲惫,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坚持下来。
幸运的是,向明师请教打坐,没有想到明师很认真得教我功法、密法,通过打坐慢慢地消除了疲劳,使16天的拳课得以顺利完成。到今天为止,我在打拳的同时,一直坚持打坐。身心的愉悦,精神状态的提升,使我欲罢不能。

遇到的第二个难题是,组织机构。太极拳组织需要愿意无偿为大家服务的志愿者。我是义务授拳,站长等服务者肯定也是义务服务。志愿者既要有为大家服务的愿望和奉献精神,又要有时间和精力。学员组建了一个微信群,群主的确定,就费了一番周折。一开始,指定我的一个亲戚做群主。就是最初期盼学拳的小李。可是他工作较忙,说换成他爱人李英,李英也是不太情愿做群主,后来又换成我同学周英。周英没有做群主的经验,再说年龄稍大,担心不能胜任,又换回成李英。后来知道李英因为两个孩子尙小,时间不充足。还好,李英为了太极拳群体,自己克服困难,坚持了一段时间。她非常的认真和敬业,为大家在网上定太极拳一丝不苟、不厌其烦。后来李英身体不适,又换回周英。周英一直坚持到现在,并且兼任站长,非常感谢她的认真和勤勉,从收会费到其他琐事,事无巨细,无怨无悔。现在想想,我们的太极拳群有“几易其主”的感觉!

第三个难题,也是最突出的难题。拳友都是初学者,平时谁带大家打拳。我暑期教拳完成任务,开学就要回济上班,并且下半年我工作特别忙,谁来带大家打拳。本来这个问题是最令我头疼的问题,可是又是迎刃而解的问题。为什么这样说?我同学老籍是自告奋勇、脱颖而出的。因为他学习力超强,对太极拳超级热爱,很快就到对太极拳欲罢不能的地步,并且还非常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学拳体会。因此,到十月一我回去为拳友复习整理37式时拳架时,他已经为大家辅导了一个月的拳。学拳的超强速度和奉献精神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平时的教练一定是非他莫属!
历经春夏秋冬一个四季轮回,拳友的拳技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今年暑假我为大家教授85式时,明显感觉比去年轻松了许多,学员人数也增加到46人。谢谢老籍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也感谢周英、董老师、张老师的默默地付出和奉献,感谢各位拳友超强的团队意识!
今天早晨,我爸爸问我,你教拳一年了,学员有没有人叫你老师啊!你说我爸怎么能提出这样奇怪的问题,是不是看我在家的样子不像老师啊!哈哈哈!
经我爸提醒,让我想起一周年站庆晚宴上,体育局父母官告诉我说,您作为亲传弟子,能将传统杨式太极拳传播到家乡来,并且还是义务授拳,对我们县的体育事业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县志要写把您写进去。我听了一愣,说到,这完全出乎我的预料啊!作为杨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翠萍先生的亲传弟子,我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