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脉学巧记口诀(通俗版)

中医脉学巧记口诀(通俗版)

作者: 明灯医学 | 来源:发表于2025-10-19 21:34 被阅读0次

中医脉学巧记口诀(通俗版)

1. 四纲脉先记牢

1. 浮脉:像木头漂在水上,轻轻一摸就有,按重了反而不明显。比如感冒初期,身体想把寒气 “顶” 出去,脉搏就容易浮,摸着手腕表面就能感觉到。

2. 沉脉:像石头沉在水底,得用力按到靠近骨头的地方才摸得到。比如冬天冻着了,寒气钻进身体里,脉搏就会沉,摸的时候得用点劲。

3. 迟脉:跳得慢,一呼一吸间只跳 3 次(正常是 4 次)。比如老人怕冷,气血运行慢,脉搏就容易迟,摸的时候能明显感觉 “慢半拍”。

4. 数脉:跳得快,一呼一吸间跳 6 次以上。比如发烧的时候,身体在 “对抗” 病毒,脉搏就会变快,摸着手腕能感觉到 “跳得急”。

 

 

1. 其他常见脉简单学

5. 滑脉:摸起来像珠子在盘子里滚,顺顺畅畅的。除了孕妇常见(气血足养胎),如果平时吃多了不消化、痰多,也可能出现滑脉,比如小孩吃撑了,摸他的脉搏就可能 “滑溜溜” 的。

6. 涩脉:摸起来像用刀刮竹子,断断续续、不顺畅。比如老人气血不足,或者受伤有瘀血,脉搏就会涩,比如有人摔了一跤,胳膊肿了,摸手腕脉可能 “卡卡顿顿” 的。

7. 虚脉:摸起来没力气,又大又软,像按在棉花上。比如大病初愈的人,气血没恢复,脉搏就虚,摸的时候感觉 “没劲儿跳”。

8. 实脉:摸起来特别有力,又大又长,按下去也很明显。比如急性肠胃炎,肚子又胀又痛,脉搏就实,摸的时候能感觉到 “跳得猛”。

三、案例补充

邻居张阿姨感冒了,一开始只是流清鼻涕、怕冷,摸她的脉 “轻轻一摸就有”(浮脉),判断是风寒感冒,给她推荐了生姜红糖水,喝了 2 天就好转了;后来她又有点发烧、喉咙痛,再摸脉 “跳得特别快”(数脉),改成喝金银花水,很快也退了烧 —— 这就是通过 “浮脉”“数脉” 判断病情,调整调理方法。

四、总结建议

记脉诊不用死背口诀,平时可以多摸自己和家人的脉:安静的时候摸(比如早上刚醒),对比感冒、吃饱、累的时候的脉搏变化,慢慢就能找到感觉。先把 “浮沉迟数” 练熟,再学其他脉,入门会更轻松。

转载自:(明灯医学网)传统医学实践人

相关文章

  • 脉学金口诀

    中医基础入门:脉学金口诀 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 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有浮统五脉要明勘 (...

  • 中医考研脉口诀

    浮沉迟数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

  • 这些脉诊歌诀你肯定不知道

    掌握有效的记忆口诀会大大提高复习效率,今天小医给大家分享一篇中医脉诊口诀大全,非常实用,一学就会! 迟脉:迟脉来,...

  • 初中物理必备知识点巧记速记牢记口诀汇总三

    需要此资料电子版的同学关注并私信我。 初中物理必备知识点巧记速记牢记口诀汇总三 口诀一:筷子和树同长高;空中角度总...

  • 中医考研 | 脉诊口诀

    发明脉,是先贤,去芜存精几度研,纲举目张明如镜,此篇执简可御繁。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

  • S(振荡中医)之创始与传承

    振荡中医创始人韦刃大师 现代中医脉学大师,于80年代创立振荡中医体系。韦刃先生著有《S中医发蒙》《中医脉诊之谜》《...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脉法篇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脉法篇 脉诊要先学脉位、指法,再学脉象、脉理。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指法和脉位 一般中医诊脉,只用...

  • 初中物理必备知识点巧记速记牢记口诀汇总二

    需要此资料电子版的同学关注并私信我。 初中物理必备知识点巧记速记牢记口诀汇总二 电流和电路 1.电荷 摩擦起电分电...

  • 脉说

    学医难,而学中医更难,学中医难而学中医脉学更难,相信这是大多数医生发自内心的感悟。自古以来,中医四诊,“望闻问...

  • 巧记摄影口诀,轻松玩转摄影,太有用了!

    巧记摄影口诀,轻松玩转摄影,太有用了! 风景摄影口诀 大景靠勤跑,睡前看气象 正午没好光,好光在晨昏 奇景重气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脉学巧记口诀(通俗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pxx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