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收藏于内蒙古博物院的辽代马具饰品,展出在“何以中国”的第二部分“流”,由白银锤揲錾刻而成,是1953年从赤峰市大营子村辽驸马赠卫国王墓中出土的。
鹿衔草纹鎏金银马饰具由凸形饰、长方形辔饰、圭形辔饰、带扣、带箍组成。其中,凸形饰约长9.2厘米、宽5.9厘米,中间有菊花形凸起图案,外围饰有鹿纹,背面则有6个银爪,扣于铜板上。长方形辔饰约长4.62厘米、宽2.6厘米。圭形辔饰长5厘米、宽2厘米。带扣的扣环上有忍冬纹,中间有活轴可以活动,背面有3颗银钉,用于固定。带扣后面是带箍,长3.4厘米、宽2.3厘米。
纹饰包括鹿衔草纹、龙戏珠纹、凤纹、群鸟纹、忍冬纹、鱼子纹、缠枝卷草纹等。鹿衔草纹鎏金银马饰具高贵华美、气势非凡,让人不禁联想到游牧民族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场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