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的痛苦,都是即将到来的礼物。”听到顾老师讲到这句话的时候,她正在回去的路上。
她苦笑一下,这句话也就是在咨询室里麻醉一下来访者,给来访者一点希望罢了,可能还得是来访者有足够的想象力才可以起点作用。对于处于痛苦中的人,尤其是超理性的人,可能还是很难被扰动,反而会觉得你站着说话不腰疼。
痛苦,是礼物吗?在她认为,只有在经历之后,再回头看,有时候会认同某些痛苦后来成为了礼物。躯体的病痛,让她在与死亡焦虑的相处中从恐惧到安然;失败的婚姻让她意识到丢失的自我;委屈求全的压抑让她看到束缚自己的枷锁;被践踏的自尊让她最终挣脱牢笼。这些都是经历之后,她才意识到的。这也是一种转化吧,把问题转化为资源。不过,体验在问题存在的过程中时,那种痛苦的滋味是无法言说的,哪里会把它认为是资源呢?
痛苦,是一种体验,体验过后,沉淀为经验。体验的过程仿佛是在洞穿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路,从理想到现实,看到尽头的礼物,这就是修通的感觉吧。修通?也仅仅是对于那一关来说而已。
人生,到底要经历多少重难关呢?走出来一重会面临下一重,重重不尽。她叹息了一下,也许,躺平了,就没有所谓的关口了,因为停滞在那里,你感受不到关口的存在,或者是你对它视而不见,或者它对你的意义不是关口,而是其他所谓的东西。可能,人只要活着就会有需要你越过的关口,因为你在移动。就如此刻,她就在那个被卡住的地方,她感觉很不好。
她想了好久,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陷入如此情境,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在童年和青春期阶段发展受阻的原因吗?思想的束缚被解除之后,她的女孩那部分就开始活跃起来,竟然还会幻想一些小女生式的浪漫爱情,而且一发不可收的趋势。最要命的是,她竟然看着他也像看到他背后那个不谙情事的少年般。但又时常会怀疑,这是不是错觉呢?还有一些担心,如果他知道她这么想他,会不会生气呢?
她有些自嘲地笑了笑,这个外表平静,内心汹涌的女人,都在胡思乱想些什么呢。对女孩心既有渴望又在批判,说不出来的感觉,她该开心还是该沮丧。这种患得患失、起伏不定的情绪,让她很苦恼。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把这个关修通。她似乎又陷进情绪的黑洞里。什么时候,才能拿到这个关口的礼物呢?她真的不知道。
“你觉得自己还有什么遗憾吗?”第三只眼睛又冒出来。
“似乎没有啦,我已经做了我能够做的事情。”她略微思考一下回答。
“那你怎么又掉进黑洞啦?”第三只眼睛一针见血地说。
“……”她说不出话来。
“我觉得你做得太多了,越过了你的边界。既然,你说已经做了你能做的,其余的就交给上帝吧,你也就不要一直停留在这里了。”第三只眼睛催促着。
“好吧,那你拉我一把……”她被说服了。
在第三只眼睛的监督下,她从想象里挣脱出来,开始去做当下的事情。
网友评论